0638、進入天馬寨-《流云劍》
第(1/3)頁
天馬寨在羅婆寨西北六十里的天馬山腳下。
周昶帶著自己的七十二名親兵,葉青兒帶著四百八十人的衛隊,是東方發白就從羅婆寨出發的。
因為有了足夠多的戰馬,周昶仔細挑選出一批頂級好馬,這才給葉青兒組建了這支四百八十人的貼身衛隊。其中姑娘們一百二十人,精壯男子三百六十人。
在挑選隊員的時候,周昶才知道這里的人從小就開始練武藝,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兵器。
原來,羅婆寨有自己的兵器作坊,刀槍劍戟都能夠自己打造。葉青兒的衛隊里面,男人都是十二斤的大刀,女孩子都是三斤半的長劍。
看見周昶滿臉疑惑,葉青兒小嘴一撇:“廢話,我們祖上從北方遷徙來此,一路上都是真刀真槍殺過來的。要在這里站住腳跟,不僅要和當地人發生沖突,還要能夠打敗所有的土匪。如果不會武藝,我們能夠在這里生活三百多年嗎?”
經過這兩天時間的近距離接觸,周昶對嶺南的風土民情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對于此次行動充滿了期待。
如果嶺南百姓下定決心永不屈服,即便滿清韃子占領了城鎮,也不代表他們就能夠統治下去。
需要給他們戰勝敵人的信心,讓他們知道滿清韃子并非三頭六臂,同樣一劍可以刺出兩個窟窿。只要剪除他們的爪牙,滿清韃子就會變成落水狗。
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李成棟之流,還有居心叵測的吳六奇之流,就是滿請韃子的馬前卒,是對主子搖尾乞憐的走狗。
這些道理周昶都懂,而且已經接過這個麻煩,并不需要繼續權衡利弊。
他坐在馬背上沉默不語,讓自己的白龍駒跟在葉青兒棗紅馬后面信馬由韁,其實并沒有想什么別的內容,而是在回憶師傅熊儲和姑姑們講解的南北武林的區別。
各種跡象表明,吳六奇的武功根基屬于南派功夫。
未謀勝,先慮敗。這是熊儲一貫的對敵策略,自然也教給了關門弟子周昶。
回顧過去數千年歷史,南比之間的互相征伐貫穿始終。從黃帝、共工開始到今天,無一日真正消除這種對抗。
正是因為這種歷史底蘊,南北雙方結合各自的身體條件,還有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總結出了各有所長的實戰功夫。然后經過千錘百煉,成為南北武林的傳承絕學。
河北高探馬,嶺南巧塌腰。北派腿法見長,南派拳頭更硬。
總之,南方的武功基礎,就是馬步比北方武功扎得更低,下盤更穩固,最典型的硬橋硬馬。
俗話說:物極必反。
因為下盤非常穩固,所以南方的武功身法,就比北方更靈活。
這是師傅熊儲再三強調過的,周昶不可能忘記。
北方平原遼闊,到處都是一馬平川。閃轉騰挪之間,都有足夠的空間讓自己發揮。
南方崇山峻嶺,四周隱伏懸崖峭壁。飛跳縱躍之際,隨時都要提防跌入萬丈深淵。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天生一人必有一路。誰也不能忽視這其中的差異,周昶當然也不會。
北方人性情耿直,武功招式講究大開大闔。他們憑借自己身材高大的優勢,主要攻擊敵人的上三路,把自己的剛猛無儔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