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哲札脫下頭盔,用鏗鏘有力的蒙語說道:“大將軍,你的哲札,以長生天的名義起誓!只要太陽照樣從東方升起,哲札就只為大將軍效力!如違此誓,就讓哲札的血肉喂食蟒古思,靈魂喂食毛兀思婆!” 蟒古思和毛兀思都是蒙古傳說中的妖魔,這就是蒙古人的血誓了。 “好!”李洛也用蒙古語說道,“朕的哲札啊,朕相信你的忠誠,就像一個老牧人相信他勇敢的兒子!” “你雖然是小根腳出身,卻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勇士。希望你成為朕的阿史那思摩!朕封你懷化侯,世襲罔替!” “哲札謝過大將軍!”哲札撫胸叩首,“哲札只不過是十戶那顏出身,寸功未立,不敢領受大將軍的封賞!” 李洛笑道:“你見信即降,頃刻間令忻都兵敗如山倒,這就是功勞。” 哲札汗顏道:“大將軍,忻都乃大元統帥,哲札是他部下,臨陣倒戈,背叛大元已經是不忠不義,怎么敢以此為功勞呢?末將愿意為大將軍立下新功,再賺得爵位!” 李洛點頭,哲札還是有底線的。他要是真的自以為功的歡喜接受爵位,自己以后不可能重用他。 如此表現,才真的讓他滿意。 “那就以你當初跟隨朕征日的功勞,領受爵位。不要再推辭了。”李洛說道。 哲札不接受爵位,他麾下一萬騎兵不會安心。封哲札為侯,不但能盡快消化一萬騎兵,以后還能招降更多的元軍騎兵。 李洛很清楚,大唐不可能徹底滅掉蒙元這個馬背上的王朝。人家打不過還跑不了么?這就是游牧民族的優勢。漢唐和明初那么強,也無法徹底干掉胡族,憑他就能? 最好的結果,就是將蒙元趕到西方。可以想象,大唐未來幾代君主都可能和西方打仗,哪怕蒙元滅亡,也會出現類似奧斯曼帝國之類的綠色強權。 那么大唐就需要招納更多的游牧民族騎兵來遠征,控制大漠和西域。 哲札聽到這話,只能感激的叩首道:“那末將就以當年隨大將軍征日之功,領受爵位!奴才哲札,拜見大汗!” “哈哈哈!”李洛大笑,“朕是大唐皇帝? 不是草原可汗。你是朕的臣子,也不是朕的奴才!” 誰知蒙古人的腦回路終究不同? 這蒙古漢子有些固執的說道:“蒙古人只忠于可汗。大將軍為何不稱汗呢?大將軍是大唐皇帝? 也可以是可汗啊!” 李洛一愣,他竟然發現? 哲札說的好有道理。 “哲札想尊朕為汗。”李洛對左右將領們解釋道,他們大多聽不懂蒙語。 唐軍大將們也覺得很有道理。他們希望? 陛下接受稱汗? 以便于招納草原騎兵。 哲札道:“請大將軍召見千戶們? 末將和他們一起,遵大將軍為汗!” 很快,十個千戶就全部帶進來,一起叩拜李洛? 各自發了血誓效忠。 哲札道:“大將軍是草原勇士都敬仰的大英雄? 如金成了我們的主上,你們說,大將軍應不應該稱汗?” 一群千戶們毫不猶豫的說道:“應該!只有可汗,才是蒼天草原的主人!” 哲札竟然當場就和他們有商有量起來? “那你們說,應該尊大將軍什么可汗好呢?” 事實上? 蒙古人這種公開討論的方式不是魯莽,而是他們表示忠誠和公正的方式。他們往往當著主上的面,討論上什么尊號。 鐵木真上可汗尊號時,也是一幫部將在他面前公開議論。成吉思汗這個稱號,可不是鐵木真自己取得,而是部下議論后上的尊號。 一群蒙古色目將領操著蒙語嗚嚕嗚嚕的議論,非常認真。 唐軍將領們聽不懂,就這么看著,場面不要太奇怪。 李洛坐在帥位上,看著哲札等人討論,覺得很有意思。 有人說,李洛很有智慧,可尊為墨爾根可汗。但馬上被其他人反對,說這個稱號不夠偉大,大將軍巍峨如山,應該叫阿古拉汗。有人又說大將軍光明偉大,應該叫格日樂圖汗(光明可汗),還有人說應該叫騰格里汗(天可汗)。 最后,還是定下了騰格里汗。 “大將軍,我們請求上大將軍尊號為騰格里汗,也就是漢人說的天可汗!”哲札說道,再次以蒙古人的禮節匍匐在地,“哲札拜見騰格里汗!” 李洛神色古怪,什么?騰格里汗?這不是乾隆的汗號么? 乾隆那個不要臉的叫騰格里汗,為何自己就不行? 一群蒙古色目將領也不管李洛愿不愿意,都紛紛下拜,口稱“見過騰格里汗”。 李洛站起來,親自扶他們起來,“既然勇士們尊朕為天可汗,那朕再推辭就拂了你們的好意。也罷,那朕就做做這個天可汗!” 誰要是說蒙古人沒心眼,那他自己才是沒心眼。 為何哲札等人要尊李洛怎么高的汗號? 事實上李洛只有南方半壁,沒有一寸土地在草原和西域,根本沒有資格稱什么天可汗。 而騰格里汗,是最好的汗號,比成吉思汗這個汗號還要好。難道在哲札等人心里,李洛比鐵木真還要偉大了?絕無可能。 這里就能看出哲札等人的心眼了。 他們是降將,上一個最好的尊號,一方面可以表態效忠誠意,一方面也是為自己洗白。 投降騰格里汗,錯了么?當然沒錯?丟人么?不丟人?應該么?應該。 于是,這次近乎兒戲的上尊號行為,就造就了后來大名鼎鼎的的天可汗。 李洛也由此繼承“其祖”唐太宗的汗號,成為第二個天可汗! 天可汗李洛果然大方,立刻封十名千戶為子爵,世襲罔替。并告訴他們,將來還有很多立功的機會。 接著,李洛就將一萬騎兵按照唐軍編制整編,派駐各級監理和軍法官。不過,雖然編制和人事有所改動,可仍然由哲札等人統領。 等到一萬騎兵正式易幟成為唐軍,李洛才檢閱他們,賜予“唐射騎”軍號。因為這是唐軍序列中最擅長騎射的騎兵,也是唯一以蒙古騎兵為主的騎兵。 明用暗防,是李洛對降軍尤其是蒙古色目降兵的策略。他的防備手段很隱蔽,可是卻很有效果。 要是降將想叛亂,估計還沒正式行動,李洛就會收到消息,同時應急機制馬上生效。 唐軍中的任何異動,都瞞不過特察局隱藏的特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