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736節 此刻他男子氣概十足-《葬元》
第(3/3)頁
而城中百姓,則是冷漠的多。
這些年,蒙古貴人在城中飛揚跋扈,橫行無忌。而王廷和大王卻奴顏婢膝,一心供奉元人。
為了滿足蒙元的貪欲,王廷橫征暴斂,搜括子女玉帛討好元廷,以為“國贐”,年年歲歲無窮匱。高麗百姓水深火熱,可世家大族卻變本加厲的圈占田土,逼良為奴。
高麗王、王廷、世族傷透了百姓的心。他們對這些高高在上的人,早就失望透頂。
所以,得知高麗王和王后被擒送開城,城中百姓雖然沒有幸災樂禍,卻也沒有同情憤慨之情。
高麗王此時餓的快要暈過去了。這樣反而讓他暫時忘記了淪為亡國之君的痛苦。
很多百姓的目光,追著被捆綁的高麗王,讓他羞憤欲死??绅囸I卻更讓他難以忍受。
他很想對押送自己的唐軍將士說,有吃的嗎?
但是,國君的尊嚴,仍然讓他無法開口。尤其是在熟悉的大街上,他就更加張不開嘴。
王后卻比他潑辣的多。
“本宮餓了?!焙龆济允в袣鉄o力的對一個唐軍將領說道,“本宮要吃點東西,再去見你們的大汗。”
什么?
這唐軍將領正是千騎長德欽。德欽懂吐蕃話,懂漢話,卻不懂蒙古話。這吐蕃漢子滿臉不解的看著忽都迷失,“你說什么?”
高麗王努力提起力氣翻譯道:“這位將軍,王后說,先給我等找些吃的,才好去見大唐皇帝。”
德欽聽了點點頭,“來人,拿點干糧給他們吃。”
這些人餓的有氣無力,的確不好去見陛下,估計磕頭都磕不響,問話也沒力氣回答,還是先讓他們吃些東西恢復氣力。
唐軍行軍干糧主要是魚肉干和油餅,熱量很足。一個唐軍戰士拿出油餅遞給高麗王,高麗王道聲謝,就不顧風度的狼吞虎咽。
至于周圍街上的百姓如何議論,他已經顧不上了。
三天不吃飯,你試試。
真是太餓了啊,吃什么都香。
等押送的隊伍來到松岳山下,高麗王等人吃完東西喝完水,精神倒是恢復了不少。
有力氣傷感了。
高麗王看著巍峨壯觀的王宮,忍不住放聲大哭。這次就是王后,也不禁流下眼淚。
不久前,他還是這里的主人??蛇@才過久,這座煌煌宮殿就換了主人,他這個原來的主人,反而成為這里的囚徒。
列祖列宗??!
“嚎什么!”德欽怒了,“要見到陛下,你們應該高興才是?!?
此時,王宮滿月臺的唐主李洛,已經得到高麗王夫婦被擒獲的好消息。
李洛命令升座壽昌殿,讓侍衛將高麗王夫婦拿到殿上問話。
高麗王痛哭流涕的進入熟悉無比的王宮,走過熟悉的馬球庭和鳥鳴花香的木槿林,看著曾經讓他驕傲的滿月臺,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在邁上滿月臺臺階的那一刻,高麗王茫然的四顧宮城,開口吟道:
“是耶非耶,故耶新耶,四顧而茫然耶;生耶死耶,成耶敗耶,鳥鳴而心驚耶;春耶秋耶,真耶夢耶,歸來而魂飛耶。”
德欽很不耐煩的喝道:“耶耶耶,耶甚么耶!聒噪!趕緊上去!”
高麗王等人踏著臺階,一直上了五十九級,才上到宏偉的滿月臺,來到巍峨的壽昌宮廣場上。
王宮依山麓而建,高屋建瓴,這滿月臺最高,重重殿宇之后,就是松岳山。山宮相依,連綿嵯峨,氣象萬千,極得山勢風水之妙。尤其是此時春日,更是秀樹如城,花飛樓閣,當真美輪美奐。
高麗王宮是王建請渤海國工匠修建的。而渤海國建筑學的唐朝。所以這王宮在審美上還是很靠譜。
可惜,這宮殿不為王氏所有了。
此時的壽昌殿門口,都是身穿紫甲、手按唐刀的唐廷侍衛。一個個對高麗王等人側目而視。
“兄弟,高麗王帶到,請通稟陛下。”德欽有點得意的上前說道,“我部下抓到的?!?
那侍衛點點頭,轉身進入大殿,稟報道:“啟稟陛下,高麗王和其王后等人帶到,請旨。”
唐主端坐御案,聲音平和的說道:“傳高麗王夫婦,余者殿外看押。”
“遵旨!”
侍衛出殿,大聲唱喝道:“陛下有旨,傳高麗王夫婦進殿,余者殿外看押!”
之后,高麗王和王后就被帶進他們熟悉無比的壽昌殿。
高麗王有點恍惚,剎那間似乎還以為自己是在上朝,而這滿殿文武,就是他高麗的臣子。
可這些文武陌生而冷漠的面孔讓他又清醒無比的明白,他們是唐國的臣子,上面坐的是:唐主李洛。
呵呵,李洛。
高麗王走到大殿中間,緩緩抬起頭,對上一雙居高臨下的俯視的眼睛。
這雙眼睛明亮有神,目光堅定,令人過目難忘。這雙眼睛他也并不陌生。這上面坐的人,曾經是高麗的臣子,他的臣子。
他還記得自己對李簽說的一句話:“令侄雛鳳清于老鳳聲,將來前途,未可量也?!?
呵呵,大唐之主。這前途,可不就是“未可量也”?自己這是一語成讖么?
高麗王痛苦的快要窒息。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跪下來,再強迫自己叩頭下去。
“小國下君,臣王賰,拜見大唐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后忽都迷失卻沒有下跪,她直直的戳在大殿上,細長的丹鳳眼恨恨的瞪著大唐皇帝,夷然不懼。
“大膽!皇帝駕前,安敢不跪!”幾個侍衛齊聲喝道,一起來拿忽都迷失。
“罷了,退下?!崩盥鍝]手止住侍衛,俯瞰高麗王和王后,不由微微一笑,這笑容中滿是風輕云淡,全無絲毫怒火。
“安平公主,別來無恙?你和朕也算故人,你君前失禮,朕也不降罪于你?!崩盥逵妹烧Z說道,“可你們的長生天,也會服從昊天的意志。屈服于強者,難道不是草原的傳統么?”
高麗王后露出凄楚的苦笑,她后退一步,手撫胸口,垂首道:“忽都迷失,見過契塔可汗?!?
契塔,是蒙語漢人的意思。她稱呼李洛為契塔可汗,意思就是“漢人的可汗”。這說不上是多高的尊稱,卻也沒有過于貶低。
按照草原的規矩,她是李洛的俘虜。俘虜對于俘虜自己的人,應該懷有敬畏,這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但是,她沒有下跪磕頭,僅僅用了草原上的普通禮節。
直到真真切切看清李洛的臉,她才萬般無奈的確定,這個大唐皇帝,真的就是自己當初的家臣李洛。
是他。
是自己把他帶到大都,推薦給太子和父汗,讓他的官越做越大。
是自己害了大元,害了高麗啊。
此時此刻,忽都迷失恨不得一頭撞死。
李洛也不在意。他對高麗王說道:“高麗王,平身吧。來人,給高麗王和安平公主看座。”
兩個蒲團搬到殿上,高麗王謝恩后熟練的跪坐下來,而王后則是席地而坐。
“大唐皇帝陛下,臣有罪,勞煩大皇帝親征,臣知罪了?!备啕愅蹼x席下拜,他此時腦子也清醒起來,思索著如何才能說服李洛,保留高麗社稷。
李洛臉色一沉,“你的確有罪。所以,朕才要懲罰你。如果你沒有罪,昊天不會讓朕出現在這座王宮。”
高麗王露出凄慘哀憐的神色,恭敬無比的更咽著說道:“大皇帝陛下,可否保留高麗社稷?高麗愿生生世世為大唐之臣,如子侍父?!?
李洛聲音清冷,“非朕不愿保留高麗社稷,實昊天不愿爾?!崩盥逯钢干戏?,“天意一統,朕豈能違逆上天耶?”
高麗王流淚道:“陛下是天子,言出法隨,天下至尊,陛下之意便是天意,還請陛下垂憐,保全宗廟…”
李洛主角一抽。裝可憐真是高麗人的傳家法寶啊。后世明清,都能輕而易舉的滅了朝鮮王國,可都沒有這么干。除了這裝可憐的傳家寶,也是因為明清皇帝愛虛名,愛宗藩。
可是擱李洛這,又有什么用?高麗王就是哭死,他也要滅吞并高麗。
韋素出列對高麗王厲聲喝道:“何須惺惺作態!天亡高麗社稷,陛下奈之何也!王賰,你認賊作父,髡頭之輩,有何面目做這東國之主!”
“陛下仁慈,不加爾罪已是莫大恩德矣!爾不思感恩戴德,南冠楚囚,復欲得國乎!”
高麗王忍住怒氣,轉頭看向韋肅,梗著脖子問道:“君何人?”
“關中韋素!”韋素嗔目道,“休說在下,便是你高麗大臣,亦都主動上書歸唐,你已是孤家寡人,猶癡心妄想保全社稷焉!”
高麗王聞言神色慘變。什么?高麗大臣主動上書歸唐?
ps:為盟主大大加更章節獻上!蟹蟹大家支持哦。求票票啊,幫我頂頂啊,只能靠大家了。方便自動訂閱的給個自動訂閱吧,尤其是養書的大大,這養書的太多,就沒數據啦。有書單的給個書單哦。晚安。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