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守閣人張毓健-《諸天從洪拳開始》
第(2/3)頁
那就得靠自己了。
…………
【敕書閣】,二層。
洪康拿著一本《峴泉集》,這是那位“道門碩儒”張宇初的著作。
“凡寒暑之變,晝夜之殊。天之運而不息者,昭而日星,威而雷霆,潤而風雨霜露;地之運而不息者,峙而山岳,流而江海,蕃而草木鳥獸。”
“一皆囿于至虛之中,而不可測其幽微神妙者,所謂道也,理也…………”
在《生神章·序》中說:“萬物皆自一氣而生,氣分而太極判,兩儀、四象、五行各位乎氣之中,由五行之氣布而萬匯生,生之無窮。”
洪康念念有詞,心中推敲。
這是一種以道為主,太虛為體,氣為質,陰陽五行為用的體系。
似乎有著“先天一氣”的思想。
但是當洪康翻完了整本《峴泉集》,也沒有發現具體的修行法門。
不過在這本《峴泉集》里,張宇初對修行之法提出了自己的理念。
內煉為本、性命雙修!!
張宇初說道:“性命之學為入道之本。”
“近世以禪為性宗,道為命宗,全真為性命雙修,正一則惟飛科教。孰知學道之本,非性命二者而何?雖科教之設,亦惟性命之學而已。”
洪康自語道:“看來正一一脈和全真一脈,最后都殊途同歸。”
而后。
洪康又拿起《太極釋》,其中說道:“性秉于命,理具于性,心統之之謂道。道之體曰極…………”
洪康總結道:“這是認為天地有一太極,心亦為太極,而且物物皆具是性。”
雖然暫時還沒有修行之法,但洪康依舊看的津津有味。
不少典籍他以前都看過了,但這里面的有一些道學家自己的注釋,可以讓洪康看到不同的理解方式。
只是洪康并沒有將其封為圭臬,武功到了他這個境界,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而且這些注釋中,有些還前言不搭后語……
《沖道》里說:“知致虛則明,明則凈,凈則通,通則神,神則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無不應、無不達矣……”
這是說修道先修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