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部族的祭師也被十萬大山的人尊為大祭師。 羽族人,不是說他們長有飛鳥的翅膀,那可不是人,而是成了妖。 之所以稱為羽族,乃是因為他們的族人自出生時,便會在身上以特殊的汁液繪下各種飛禽之相,從此,便不再褪去。 同時,十萬大山的部族雖然傳承了各種巫覡之術、靈咒之術,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便是天空的太陽。 他們認為,太陽象征了智慧和勇氣,可以指導黑暗中的人們以光明。 而太陽高居九天之上,只有飛鳥能夠到達,與之溝通。 所以,古蜀人民便認為飛鳥具有某種神秘的超級力量,將鳥視作他們的保護神。 因此,古蜀人認為鳥是具有神性的能夠通天的神物。 他們認為人跟動物也一樣,人只要與鳥結成親屬關系,鳥就可以將自己的超凡能力和獨特技能傳授到人身上,使人可以躲避自然災害和各種惡獸的威脅。 同時他們也希望鳥兒能夠將他們的神力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具備飛翔的能力。 漸漸的,關于“崇鳥崇日”的文化就這么慢慢流傳了下來。 而后來,把這兩種意象結合,關于“太陽神鳥”的崇拜信仰便誕生了,而羽族,就是信崇“太陽神鳥”的大部族。 “大祭師,扶桑神樹顯靈了! ” 來人語氣很激動,神情很振奮、喜悅。 “什么?!” 年邁的大祭師聽聞,抓住他的手,以一種不符合這個年紀的速度趕路。 幾個呼吸后,來人來到了一座大祭壇,其上有百丈見方,通體以青銅筑臺,流轉著深沉的金屬之色。 臺上乃是一尊青銅神樹,它便是年輕人口中的扶桑神樹。 神樹周圍有四尊青銅立人象,仿佛在天地四方拱衛著青銅神樹。 立人像方面寬頤,鼻梁高隆;雙唇緊閉,兩耳外張;重眉舒展,清目極遠。 堅毅中顯露出一種虔誠,和善中透射出一種肅穆,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情。 外角明顯翹起的杏仁雙目,讓人感受到目光炯炯。 其眉心有一圓形裝飾,或以為是太陽象征。 而扶桑神樹說是神樹,它卻是整體由青銅構成,高有將近三十丈,由樹座和樹干兩部分組成。 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形,上飾云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云氣紋。 樹干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 樹干上有三層樹枝,每層為三枝丫,枝丫端部長有果實,一果枝上揚,果上站立一鳥,兩果枝下垂。 細細數來,共有九只青銅鳥,在樹椏和果托下分別鑄有火輪。 這便是羽族人信崇的“太陽神鳥”。 大祭師一震手中金杖,紅黃色的波紋蕩開,他雙手握物,極目遠眺,好似在奉獻,又好似在默禱,氣度莊重肅穆,神情祥和虔誠。 與此同時,這青銅神樹的頂端開始大方霞光,仿佛在和什么遙遙呼應。 片刻后, 大祭師睜目,高呼道:“神樹顯靈,圣子即將降臨……!” “什么?!” 其他跟來的祭師紛紛一愣,圣子降臨?! 什么圣子?? 有人不禁詢問道:“大祭師,這是……?” 大祭師筒形高冠,刺簪束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