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要是從中醫角度分析,面對外邪,如風寒、暑熱等的入侵,有衛氣奮起,來保家衛國。” “而體內如果滋生出一些奸佞小人,如陰寒氣、燥熱氣、痰濕氣……等等,人體的陽氣、陰氣、脾氣、肝氣等會互相協調,組織動員起來,承擔制約、教化的責任,努力改造那些誤入歧途的人。” 他竟然還懂中醫?! 大眾印象中,中醫和老花鏡、白頭發等特點等同。 葉藍秋詫異的望向洪康,她這會兒是真的相信對方會醫術了。 能夠把中醫、西醫、社會政治、自然生態這些東西有機結合,深入淺出的講明白,可見對方的學識! 也許他只是理論派的?? 葉藍秋心里閃過這種念頭。 洪康又問道:“那么,在古代,什么樣的狀況下,落草為寇的人會變多呢?” 想了會兒,葉藍秋道:“沒飯吃,沒衣穿,一句話,活不下去了。” 回想起剛剛洪康說的太平盛世和維穩體系,葉藍秋的思維活躍,各種想法迭出、串聯。 “當一個國家接連遭受一系列天災人禍,比如戰爭爆發、大旱洪澇、地震冰期、瘟疫流行……忍饑挨餓已不再是偶發事件,各個地方都需要糧食物資去賑災,而國家中樞也同樣焦頭爛額,囊中羞澀…” “食不果腹、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的百姓到處都是,于是惡向膽邊生,心底一狠,反正已經活不下去,不如鋌而走險,占山落草或許還能有口飯吃。” 葉藍秋結合歷史知識和看的一些影視劇,越說越是順暢。 對比王朝末期,這種現象斑斑史書上并不罕見。 而葉藍秋稍微適應了洪康的思維,知曉對方不會無的放失。 遂。 望著對方,看他還會說什么。 同時,葉藍秋自己也在聯想醫生和皇帝這兩者間的異同點,以及中醫里的君臣左使等等。 ………… 響必應之于同聲,道固從之于同類。 《螢火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