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的行業調查簡報。” “所屬行業大類:體育文娛類。” “簡史與簡介:成立于1946年,從只有11只球隊的美國東北部地區籃球小聯盟,歷經60多年發展壯大,成為比賽球隊遍布全美,轉播、影響力遍及全球的最高水平籃球聯賽。與NFL,MLB,NHL并列為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賽。” (點評:歷史悠久,篳路藍縷,號稱四大,只排老三。) “產值規模:40億美元(2009年),排名四大聯賽第三。” (點評:不如中國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產值。) “年收入:2.34億美元(2009年),較上年上漲4%左右。” (點評:比不上三線城市房地產年銷售額。) “聯賽結構:下屬30只球隊共同構成聯賽主體,無升降級制度。聯賽分為常規賽和季后賽,時間為每年10月底至次年6月。常規賽82場,主客場循環賽制,分東西兩大區。季后賽,大區前八進行七場四勝淘汰賽,三輪,決出分區冠軍。分區冠軍進行總決賽,決出總冠軍。” (點評:比賽場數繁多,一年2500多場比賽,馬戲團都不帶這么演的。) “營收結構:1轉播權收入,與電視臺簽訂轉播合同,約占30%。 2門票收入,觀眾在球場看球購買的票房,約占40%。 3廣告贊助商收入,包括球衣、飲料、球場邊廣告等,約占20%。 4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周邊產品,各類授權,相關活動等,約占10%。” (點評:營收結構較為均衡,但票房收入占比過多,未來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選秀制度:美國職業體育特有的,與大學體育相關聯的人才選拔制度。每年4、5月份進行抽簽和選人,根據球隊戰績按一定規則分配選擇權,以挑選從全球報名參加選秀的籃球人才,為球隊和聯盟補充新鮮血液。” (點評:從全球搜刮人才,彰顯了行業壟斷地位。) “發展前景:2009年美國體育市場產值約2100億美元,占美國GDP總產值約2%。NBA40億的產值規模在四大聯賽只排第三,從籃球運動的普及率來看,還有提升的空間,尤其是全球市場的發展。橄欖球、冰球、棒球都有較多限制,只有籃球適合全球推廣普及。” “存在問題:尚未深入了解,亟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出于工作習慣,在睡了一覺醒來后,閔聰達用公寓的筆記本電腦查閱了NBA相關的資料,整理出一份NBA的行業調查簡報來。 通過這份簡報,他對NBA這個籃球職業聯賽有了初步的了解。 簡報上的點評都是他自己加的備注,也是職業習慣了。 “雖然產值只有40多億,但要把這么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影響力很大的職業聯賽搞垮也是很不容易的。不過還好,我只要搞垮一只球隊而已,1/30,洛杉磯快船……” 寫完行業簡報,閔聰達打開專屬電子郵箱。 里面有艾達發過來的和洛杉磯快船有關的各種資料。 這些資料都是英文的,包括球隊的財報,球員名單,人事名單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