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球隊毒瘤。” “防守黑洞。” “球場壞小子。” “數據刷子。” 這些都是他身上的標簽。 尤其是有一個很有名氣的籃球專欄作家,叫章公子的,寫了很多專欄文章來評價蘭多夫,內容那叫一個精彩,給蘭多夫起了個綽號叫爛豆腐。 “蘭多夫的防守水平還是可以的,他每周可以貢獻一個蓋帽!” “有一天蘭多夫突然和教練說:教練,我姑媽去世了,我要去參加葬禮。 教練說:好吧,你去吧。 兩天后,媒體在發布會問他:你姑媽葬禮在夜總舉辦的啊?” “…配得比較成功。該球員擁有了鯊魚的體型,波什的面筐進攻技巧,巴倫-戴維斯的射程和勇敢,德里克-科爾曼的背身和全能。” 四個人交換了一下眼色。奧爾謝笑了。 可是……當然啦,你們知道,該球員也沾染了一些問題,比如鯊魚的懶惰,巴倫·戴維斯的貿然出手,波什的防守疏懶,還有科爾曼對夜店的喜好……我現在就把他給你們看…… 一分鐘后———— 邁克-鄧利維、托馬斯、沃爾什齊聲叫道: 扎克-蘭多夫!” 這些段子閔聰達看得似懂非懂,因為有些梗他不明白,但也覺得挺好笑。 通過這些文章他大致了解了扎克-蘭多夫的習性,總之就是放浪形骸,不好好打球的浪蕩子。 難怪被不同的球隊交易來交易去,天賦再高,工作習慣不好也沒用啊,性格又惡劣。 但這樣的球員放在球隊里擺爛,豈不是天作之合? 場上個人主義不團結,場下還搞破壞,弄壞更衣室氛圍。 到時候和年輕球員發生點矛盾,球隊氣氛一團糟。 肯定會輸球輸個不停,完美! “很好,那就這樣決定了,這塊爛豆腐,我就留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