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庫里用速度和傳球帶動了全隊,在短時間內打出了極為高效的進攻。 “這杰里-斯隆還是在爵士呆了20多年的老帥呢,怎么犯這種簡單的錯誤,被第二陣容一路追分差點追死?進一個進一個,爵士進一個吧,球球了……” 閔聰達又化身為爵士球迷,希望爵士贏球幫他拿下2000塊錢,這兩天蘋果的股票往下跌了點,他正好可以補補倉啊。 其實杰里-斯隆也覺得懵呢,怎么幾分鐘的時間,就被快船的第二陣容給打穿了。 主力球員都準備打卡下班,回更衣室洗澡結束比賽,賽后采訪的詞他都想好了。 結果,比賽懸念陡然增加,斯隆在暫停時理了一下思路,快船之所以快速追分關鍵還是在于他們的第二陣容打了一個和主力截然不同的戰術風格。 快船主力走的是傳統的內外線結合的路子,內線蘭多夫、卡曼出手占比很大,陣地進攻偏多,節奏緩慢。 這樣的套路斯隆和他的爵士是不怕的,慢慢和你磨,在鹽湖城他們不懼快船硬橋硬馬的打法。 事實也證明了,快船的這種打法,沒有強力的防守支撐,尤其是沒有一個出色的三號位,在攻防消耗中是很吃虧的。 你打內線的效率固然不錯,可伱防守搞不定對方,蘭多夫和卡曼也沒有強到進攻端打爆一個球隊,那自然是場面看著還行,一看比分還是落后。 蘭多夫、卡曼的數據都不錯,20分,而爵士這邊除了核心威廉姆斯和布澤爾20分外,其他人是多點開花。 可是最后幾分鐘替補陣容一上來,斯隆真的是大意了,以為蘭多夫、卡曼、戴維斯下去,快船就放棄抵抗了。 哪知道鄧利維這老小子,不講球德,場上放著庫里和戈登這兩個新秀根本不是為了把垃圾時間耗完,是來鹽湖城偷襲我這個老前輩的! 你鄧利維當年參加選秀的時候,我斯隆都已經在NBA功成身退,在芝加哥退役我的球衣了,斯隆的確是鄧利維的老前輩。 邁克-鄧利維其實也很冤枉,他留戈登在場上,換上庫里,是想著最后幾分鐘垃圾時間隨便打打的。 你看,小喬丹這種糙哥都已經登場了,還有柯林斯這樣的萬年板凳,哦對了,還有PJ-塔克,在NBA都打不上球的家伙,不知道走了什么后門關系,斯瑪特總經理非要簽他,還給了一份兩年的底薪。 這個陣容,小的小,矮的矮,糙的糙,圓的圓,看上去就沒什么戰斗力,哪知道竟然將分差硬生生給打回來了。 真是意外之喜,鄧利維都沒想到。 最后的階段,快船還是上了主力球員,只留下了庫里,打三后衛。 爵士隊這邊發邊線球進攻,德隆-威廉姆斯高位擋拆,直突籃下,在戈登的防守下,拋投沒有命中! 卡曼搶下了后場籃板,馬上叫了暫停,快船隊有絕殺的機會! “我…我…草草草!爵士,你們打的什么最后一攻!!!為什么讓威廉姆斯自己持球攻呢?側翼那么大的漏洞啊,和太平洋那么寬了,為什么不打一個電梯門的戰術呢?” 閔聰達看到爵士的最后一攻選擇感到無力吐槽,這球他看得出來,爵士隊是有戰術后手的。 底角埋伏的哈普林,還有順下的布澤爾,以及弧頂跑位過來的布魯爾,都可以成為戰術終結點。 快船的防守并不嚴密,戴維斯、蘭多夫的腿腳都不太行,跟不上對位,索頓補防也不行。 所以他們的防守陣型是容易被撕開的,這最后一投的戰術爵士明明可以執行的更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