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個賽季兩人溝通不太順暢,私下里沒有什么交流。 現在鄧利維想讓巴郎讓出出場時間,大胡子肯定是不樂意的,你用閔聰達來壓我也沒用。 雙方的談話算是不歡而散。 與此同時,助理教練斯波薩托也和庫里進行了溝通,表示要增加他的上場時間,給他更多的表現機會。 庫里當然是欣然接受,現在他每場比賽只能打20分鐘左右,總覺得打得不盡興。 現在鄧利維不要他天天背戰術手冊了,可鄧利維終究是主教練,自己在打法上還是要聽從主教練安排。 有時候斯瑪特在場邊看比賽,庫里可以稍微放肆一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 如果斯瑪特今天沒有來,庫里就要規矩一些,聽從鄧利維的安排,一板一眼組織為主,自己攻為輔。 總是帶著第二陣容打有一個缺點,就是無法和對方高水平的首發球員進行對抗。 第二陣容都是年輕球員或者板凳,防守強度和首發不是一個檔次,就有一種菜雞互啄的感覺。 這對庫里漲球不是好事,他需要和聯盟最高水平的團隊對抗,才能快速提高自己。 “我沒有問題,我時刻都準備著,讓我首發,或者多打一些時間,我都可以的。” 面對挑戰,庫里充滿了信心。 從進入NBA開始,他就承受巨大的壓力,來自方方面面的挑戰。 不過這些壓力都被他化為了動力,他每天都在刻苦的訓練,以提升自己。 健身,多吃,投籃,折返跑,這些東西在他上學時就每天都在做。 職業體育的艱辛之處在于,大部分訓練成果在短時間內是看不到的。 比如庫里對抗不足,從夏天的訓練營開始,他就每天早上起來健身,練力量。 庫里的力量基礎其實很不錯,他的臥推數比一些內線都要多。 但他體重太輕了,臥推多有一部分原因是胳膊短,而且臥推對對抗的幫助并不大。 他要訓練自己的核心,還有自己的下肢,并將體重增加上去。 同時還要保證增加的體重和肌肉不影響投籃手感。 朝著這個目標,他已經辛苦訓練了四個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