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旦誰誰誰死了,誰誰誰桃色新聞,誰誰誰打人了。 立刻就成為美國球迷茶余飯后的談資。 過個一二十年的,都會被翻出來津津樂道。 吃瓜群眾就愛看這些東西,這玩意兒不分國內外都一樣。 斯特恩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話題發酵,給NBA帶來不良影響。 詹姆斯是NBA當前的頭牌,未來的旗幟人物。 他今年才25歲,沒進聯盟就簽了耐克的超級大合同。 斯特恩對詹姆斯是充滿了期待,希望他能成為第二個邁克爾-喬丹。 喬丹的成功對斯特恩來說印象太過于深刻,太過于重要。 喬丹在斯特恩當總裁那一年進入聯盟。 他的崛起、成長、稱霸,退役,再稱霸。 可以說是職業體育歷史上最為完美的英雄主義故事。 這個完美的故事順利幫助NBA擴大了影響力。 NBA在90年代達到了巔峰。 喬丹二次退役后,1999年聯盟就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罷工。 接著收視率、上座率一路下滑,再遇911事件。 聯盟一直尋找的所謂喬丹接班人壓根是沒影的事。 于是,喬丹2001年復出,王治郅2001年登陸NBA打通中國市場。 2002年姚明登陸,中國市場徹底被打開。 湖人三連冠,創造新的王朝,為此不惜掐滅國王。 接著,喬丹退役,2003年勒布朗-詹姆斯以“天選之子”身份來到NBA。 斯特恩用一系列的操作挺過了喬丹退役后,1999-2002艱難的幾年。 又來了一個可以譜寫新英雄篇章的球員。 哪知道騎士這個球隊不爭氣,詹姆斯也不爭氣。 就是拿不到總冠軍,就是被馬刺這種收視毒藥連番進決賽。 04年眼瞅著活塞這樣的絞肉機防守隊拿到總冠軍,聯盟人氣暴降。 斯特恩立刻重啟擱置了10年之久的“No-handcheck”規則。 1994年這套規則試行過,但不受當時那批老球員的歡迎。 裁判也不怎么吹,所以試行一年就作廢了。 04年聯盟不能再眼睜睜看著活塞一場讓對手只拿70分。 于是更換了船新的版本。 2005年活塞大戰馬刺,收視率降到冰點,斯特恩頭發都揪掉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