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生的大起大落,往往就是幾天時間而已。 在NBA季后賽,這點顯得特別真實。 和那些一場定勝負的體育比賽不同,系列賽將一切都拉長。 戰術的對抗,心理的博弈,輿論的反轉,都是一場大戲。 常規賽的遭遇戰往往靈光一現,而系列賽同一個對手至少打四場。 雙方的你來我往,能充分體現一直球隊的強度和韌度。 季后賽進行到4月24號的時候,有些系列賽局勢已經很明朗。 強隊早早3:0領先,在NBA歷史上沒有球隊能夠翻盤。 有些出現了反轉,比如掘金主場先下一城,安東尼單場42分。 結果被爵士隊連扳三場,短短幾天已經來到淘汰邊緣。 還有一些撲朔迷離,比如雄鹿和老鷹,2:2打平。 給人感覺就是奔著搶七去了。 季后賽開打之前讓人充滿期待的洛杉磯德比。 似乎很快就要落下帷幕。 湖人很輕松就取得了3:0的領先。 媒體評論稱:“快船在洛杉磯一點主場優勢都沒有,這對快船而言,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還有Espn的專家批評:“快船和庫里的打法證明,他們能夠在常規賽取得勝利,可是在季后賽想用三分贏球是不可能的。” 4月24號的上午,閔聰達坐在總經理辦公室,瀏覽著賽后評論和新聞。 面對各種批評快船的言論,他還是很鄙視這些專家的。 “什么狗屁專家,賽前預測快船會給湖人帶來大麻煩,結果呢?放的屁又給吃回去了。” “看看這些預測的帖子,4:2,哎,一個個的都打臉了吧?” 閔聰達在賽后的評論文章中,對快船的評價要公正很多。 他認為快船的核心問題還是外線的防守,還提到了教練的指揮。 在閔聰達看來,季后賽鄧利維在輪換、指揮上過于死板了。 比如一直死抱著首發陣容不動,堅持讓巴郎-戴維斯首發。 實際上,巴郎打得分后衛,常規賽還行,季后賽對全力科比真的吃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