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結果到了季后賽,能突然說不用? 不過,鄧利維覺得閔聰達的建議其實有道理。 前面幾場比賽,蘭多夫都沒有發揮出常規賽威力。 場均得分從常規賽的20分下滑到了14分。 不是蘭多夫狀態不好,而是湖人內線三高加阿泰斯特確實太兇猛。 蘭多夫一己之力根本就搞不過。 而小加索爾還是太嫩,無法給蘭多夫足夠的支持。 別說蘭多夫了,就說上個賽季總決賽的霍華德。 霍華德在東部季后賽,打騎士場均25分13個籃板。 可以說一己之力把騎士隊內線給打爛了。 到了總決賽面對湖人三高,場均得分下滑到15分。 直接掉了一個檔次,從超級中鋒變成了藍領內線。 霍華德沒有變,還是那個進攻糙漢,變的是面對的防守。 拜納姆、加索爾、奧多姆,霍華德根本發揮不出低位實力。 蘭多夫雖然技術更好,卻也沒有霍華德的身體素質。 而且,湖人的內線防守不僅僅是高,外線的逼搶也非常兇狠。 想舒舒服服在低位發起進攻基本上不可能,必然會遭遇兇猛的搶前。 這樣的防守極大破壞了蘭多夫的低位進攻節奏,導致整個快船打得都有些亂。 這種情況下,蘭多夫硬打,還是每場搏下15分,已經算很不容易了。 但這么打,球隊進攻的效率著實不高,并且正好撞在了湖人的防守鋼板上。 閔聰達補充道:“要吸取霍華德的教訓。還有,扎克有一手中投,讓他在外圍活動,他一樣可以做出得分貢獻。” 蘭多夫和霍華德不同,他技術更細膩,放棄低位,他的面筐和高位一樣可以起作用。 或許在更少的出手下,他能拿到差不多的得分,那對快船就是好事。 只是這樣的策略到底能不能行得通,還要上場打了才知道。 鄧利維想了想,同意了閔聰達的提議,然后抓緊最后5分鐘給球員重新布置戰術。 好在常規賽快船練的戰術和套路多,不是一個戰術套路打到底。 否則你到了季后賽想做調整都很難,只能硬著頭皮一直干。 快船是船小好調頭,各種套路大伙兒都練過,下半場咱就換個思路來。 閔聰達心里想,按照這種思路,快船進攻會更加流暢一些。 上半場那種專注、強硬的對抗自然是很精彩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