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下個賽季,還是要圍繞著諾維斯基做文章。 庫班會繼續引進球員,作為主教練的卡萊爾要弄明白一個問題:如何最好的發揮德克的能力,隱藏他在防守端的劣勢。 頭疼,真的是頭疼。 助理教練斯托茨湊上來,道:“里克,我看到一篇賽后文章,我覺得可能會有一些啟發,我給你看看。” 卡萊爾擺了擺手,道:“斯托茨,難道我們還要靠媒體上那些胡言亂語來指導球隊比賽嗎?” 斯托茨道:“這些文章不同的,是邁克-鄧利維推薦給我看的。” 鄧利維和斯托茨雖然沒有在一次工作過,但互相認識。 斯托茨進聯盟是1980年被火箭選中的,那時候鄧利維就在火箭打球。 后面鄧利維去的雄鹿,斯托茨也工作過,只是時間線錯開了。 大家都是教練,互相熟悉的人平日里會做一些交流。 卡萊爾聽到鄧利維的名字,道:“快船是不是把大比分扳到2:3了?” 斯托茨點頭,道:“沒錯,他們在第四場做了很大的調整和變化,立竿見影的效果。你看看這篇文章吧。” 于是,卡萊爾強打起精神,接過斯托茨的手機,開始查看這篇標題為《空間與球權的勝利》。 這篇文章以快船和湖人第四場、第五場比賽的復盤為例,講述了快船陣容、戰術調整的作用和意義。 卡萊爾一開始看的很隨意,他這種資深人士是不太愿意看媒體文章的。 可是,隨著閱讀的深入,他越看越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有意思,很有啟發性。 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話,寫道:“在進攻中,當一套戰術體系很好的解決了空間和球權的分配問題,那它究竟主打內還是主打外,主投籃還是主突破,已經不是太重要了。這些是球員們自己臨時決策的事。而賽前,教練解決好空間和球權的分配,讓兩者達到一種完美的均衡,那球員就能在一種最舒適的狀態下運作他們的進攻,發揮出最好的進攻水準。” 這句話對卡萊爾起到了點悟的作用,他忽然間就想通了很多問題。 “這篇文章是誰寫的?”看完后卡萊爾急問道。 “就是那個喜歡發各種流言和八卦的NBA-Batman,是他的博客。” “什么?是這個家伙…我…我要私信聯系他。”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