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一場對陣太陽隊,麥克米蘭就成功遏制住了金特里的進攻。 沒有了小斯的太陽在開拓者嚴密的防守下,進攻變得極為扁平。 納什為什么要拿下全隊最高分,因為隊中沒有向內(nèi)滲透的鋒利長矛了。 他不得不大量出手,太陽的進攻因此被限制在外圍,遭到全面壓制。 這一場快船雖然有蘭多夫,但蘭多夫不是長矛型內(nèi)線,缺乏防守穿刺性。 作為一個坐地炮型的低位內(nèi)線,蘭多夫真正的威脅是導(dǎo)致開拓者防線收縮,給外線射手帶來足夠機會。 所以這一場,麥克米蘭堅持不對蘭多夫進行包夾,堅持人盯人防守。 防止因為蘭多夫一個點的牽制,導(dǎo)致快船外線四面開花。 上半場小加索爾的一個三分球讓麥克米蘭很驚訝,但他確信只是曇花一現(xiàn)而已。 在他看來,或許快船的球員更有進攻天賦,但更有紀律性,防守更強的開拓者會拿下勝利。 而且要說天賦的話,阿德和羅伊同樣充滿天賦,在需要球星站出來時,兩人一樣可以做出回應(yīng)。 對于本賽季的開拓者,麥克米蘭很有信心。 中場休息在更衣室中,他要求球員們堅持上半場的打法。 用更好的紀律性,中距離,以及壓迫性的防守來壓制快船隊。 開拓者像是一支軍隊,嚴格執(zhí)行教練的指令。 相反,在快船的更衣室,老鄧簡單說了一下上半場球隊的問題。 對于下半場怎么打,他給出的指令就比較開放式了。 “我們還是要從內(nèi)線打起,但外線要更加謹慎一些,減少失誤,增加轉(zhuǎn)移球時的專注度。” 鄧利維的意思是,還是要以蘭多夫為進攻的軸心點。 同時,外線你們想怎么打,你們自己看著辦。 鄧利維沒打算將快船打造成雙低位為核心的Inside-out傳統(tǒng)進攻體系。 不僅因為閔聰達不允許,還因為老鄧自己也覺得這種套路上限不高。 小加和蘭多夫挺優(yōu)秀的,可是和鄧肯、奧尼爾這樣的超級內(nèi)線比差距還是太大。 把戰(zhàn)術(shù)重心完全放在這兩人身上,球隊很難成為頂尖強隊。 從這點上來說,他非常“理解”閔聰達,認為閔聰達一定是想到了這一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