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灰熊整體給人感覺強度就上來了,因為全隊找到用力方向了。 格里芬、小喬丹不用再去延誤,導致退不回來被開后門。 灰熊防別的球隊可以用上線延誤的套路,尤其對擋拆多的球隊。 防快船不行,傳切帶來的后門太多,你防不勝防,干脆蹲坑。 閔聰達看的是很準的,在之前比賽中他就想提醒某些球隊了。 可惜,大部分球隊閔聰達也找不到人提醒,人教練能聽你的嗎? 灰熊不同,克里斯-華萊士和閔聰達關系很好,關鍵閔聰達說話,華萊士真的聽啊。 第三節比賽結束,快船已經遇到問題了,年輕人經驗不足,被防的有點懵。 而灰熊是一只防守帶動士氣的球隊,防的越漂亮,士氣越是高漲。 聯邦快遞球館陷入了一種瘋狂的氛圍中,考驗快船球員抗壓能力的時候到了。 第四節開始前,鄧利維給球員畫了戰術,要求隊員們要扛住壓力,找到信心。 這時候,鄧利維還是照往常那樣,用哈登、喬治、庫里組成后場,蘭多夫和小加索爾組成前場。 這是球隊最有天賦的陣容,到關鍵時刻如果打不開,就用巴郎-戴維斯替下喬治,打三后衛。 三后衛在上個賽季也是快船經典的追分陣容了,大家都很熟。 史蒂夫-科爾卻在這時候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 他說道:“邁克,我覺得陣容可以做出一些調整,不要再上雙內線了。” 鄧利維一向很看重科爾的意見,道:“那你說用誰?” 科爾看了看板凳席,思考了一會兒,道:“上尼克楊,用他替下扎克。” “用尼克楊?那防守怎么辦?” “馬克還是對位格里芬,小喬丹就隨他去,讓尼克楊把他推離三秒區就行了!” 鄧利維猶豫了幾秒鐘,決定還是同意科爾的意見。 科爾臨場總是有一些奇思妙想,估計是在菲爾-杰克遜身邊學來的。 一個頂級教練,和普通教練的區別就在于,他能不能用好手上的每一張牌。 有些教練帶隊能打出很好的成績,可是球隊15人大名單,他會用的也就七八人。 剩下的板凳末端的人,在他們看來就是湊數的,就是頂主力讓主力休息,或者垃圾時間用一用。 而頂級的教練,會讓板凳席上每一個球員都發揮他們的作用,而不僅僅是走個過場。 平時訓練中,科爾對尼克楊的三分球印象深刻,這個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笑容的年輕人打球很有想象力——當然,主要是投籃想象力,什么位置都敢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