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手下這批小伙子極有天賦,鄧利維在看到庫里時就設想過這是第二個魔術師。 可他執教魔術師,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那時候鄧利維年富力強,滿腦子新想法。 1991年的NBA同樣處在一個變革的關口,新王喬丹登基,以活塞、湖人為代表的80年代籃球開始成為歷史。 90年代籃球掀開新篇章,老鄧還記得那時候出現了很多新東西,防守開始追求層次感,進攻端三分線越來越被重視,三角進攻開始聲名大噪,很多在大學發展已久的戰術體系被大量運用到NBA當中,“變形蟲”、“UCLA”、“彈性進攻”、“車輪進攻”等等。 20年過去,那時候的新東西,放在現在已經是老東西,再度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籃球場依舊是年輕人的天下,可他已經不再年輕,尤其是科爾進入教練組后,他的很多戰術、用人,都讓老鄧覺得耳目一新。 而這些耳目一新的玩意兒,他是想不到,也很難靈活運用得了。 他覺得帶完這個賽季,合同到期,他可能該退休回去帶孫子了。 上個休賽期一個接一個的電話,他心臟真是受不了,可不想因公殉職。 這一場打灰熊,鄧利維怎么都不會想到,用一個一大四小,讓尼克楊登場。 能一個攻擊波直接把灰熊給打趴下。 當雙方分差再度拉開到十多分的時候,比賽懸念已經不大了。 就算灰熊找回了防守感覺,繼續壓著快船打,他們也很難追上。 一是時間不夠,二是灰熊自己的進攻追分太慢了。 暫停結束重新登場,科爾就把尼克楊換下,繼續用之前的陣容。 蘭多夫休息了一會兒重新披掛上陣,這時候蘭胖子的威力就顯現出來。 低位連續的強吃,被防的歪曲扭八,還是能把球送進籃筐。 這份能力,讓灰熊沒了辦法,隨著時間流逝,比賽漸漸失去了懸念。 原本第四節還想追一波的灰熊被徹底摁在了地上爬不起來。 格里芬沒有喪失斗志,在落后15分的時候還是繼續持球往籃下打。 在用靈活的腳步晃開小加索爾,反手上籃得手后,格里芬已經轟下了30分。 還有11個籃板,5次助攻,足夠漂亮的答卷。 可是他這30分在比賽中顯得有些無足輕重,無法真正改變場上的局勢。 他對比賽的影響力還是不太夠,光數據好看是不行的。 109:97,快船在孟菲斯帶走了一場勝利。 一場,新時代的勝利。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