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閔聰達再一次用他的“睿智”征服了快船球員。 第一場比賽結束,快船在客場出人意料的,115:101,14分的優勢大勝圣安東尼奧馬刺。 要不是最后快船收力不攻不防了,這個分差肯定會更大。 這個結果自然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不過卻在鄧利維和科爾的預料之中。 賽后的新聞發布會,鄧利維帶著科爾、庫里、蘭多夫參加了采訪。 本來記者們是很想聽閔聰達接受采訪的,但比賽一結束他就溜回酒店了。 鄧利維帶著科爾,儼然把科爾當做接班人的樣子,發言時也多讓科爾回答。 科爾直言不諱:“我們在常規賽最后一場輸給灰熊,就是想在第八位打馬刺,這是我們早就制定好的戰略。因為斯瑪特先生認為,馬刺最好打。” 科爾這話真的是囂張,系列賽畢竟才打了一場啊。 就算你大勝了,也只是1:0而已,能保證后面場場都贏嗎? 在NBA系列賽說這樣的話,激怒對手被打臉的事可不少見。 科爾還是這么說了,不是因為他無腦,而是他早就想好的。 他必須這么說,以此來向閔聰達釋放“和解”的信息。 在那次更衣室發火后,教練組和球員雖然什么都沒說,但隱隱有和閔聰達作對的苗頭。 科爾更是滋生了一些對閔聰達的不滿。 作為混跡籃球江湖多年的科爾知道,很多矛盾就是在這種時候埋下的種子。 所以,他必須在公開的場合贊揚閔聰達,讓所有人知道領導英明。 這樣,斯瑪特才會知道,教練組、球員,對總經理的領導是服氣的。 最后一場大發雷霆是合理的,大家都是佩服的,大家的芥蒂才能消除掉。 此時,閔聰達已經回到了酒店,躺在床上看今晚的體育新聞。 他正好看到了科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氣得把電視機關掉了。 “這個科爾,贏了球就算了,還要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種話惡心我……罷了罷了,他不是故意的,他們都不是故意的。” “我不能怪他們,是我自己不好,是我非要他們輸球的。” 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閔聰達還是選擇了自我批評。 還好,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閔聰達已經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