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說有多達百分之40的球隊是不盈利的,老板和聯盟在往里貼錢。 本來洛杉磯快船也在虧損球隊行列中,但在閔聰達的一番瞎折騰下,竟成功吸引一大波流量,提升了上座率。 讓快船的票房、現金流短期得到顯著提升,一舉扭虧為平,雖然盈利很少,起碼不虧損了。 難怪大衛-斯特恩當初對閔聰達那樣的寬容。 手底下有個能掙錢的總經理不容易啊。 而且還時不時用罰款支援聯盟財政,給聯盟帶來話題流量。 這樣的人看似是個刺頭,實際上是個寶,護著他還來不及呢。 正因為聯盟各隊不斷虧損,營收下滑,所以資方希望降低勞方球員的工資總額占比,減少合同最大年限,最好能設立硬工資帽。 而勞方球員當然不會愿意看著自己的收入下滑,雙方的矛盾顯而易見。 在距離今年正式談判開始前還有18個月的時候,勞資雙方已先后進行了多次會面。 在1999年的勞資談判中,雙方達成了57%工資總額占比。 就是聯盟的收入在減去基本福利后,剩余的百分之57的收入作為球員工資基準。 比如今年聯盟總收入35個億,減去雜七雜八的費用5個億,剩下30億的收入,有17.1億作為球員工資收入。 再平分到30支球隊,就是5700萬美元,于是工資帽就定在5700萬美元。 可實際上,聯盟施行軟工資帽,大部分球隊薪水支出都會超過這個數額。 爭冠球隊更是大大超支,還要付出高額的奢侈稅,球隊不虧損就怪了。 而且聯盟的收入雖然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分紅和調配,可是各隊總體上是自負盈虧的。 有的球隊賺的盆滿缽滿,對57%的比例無所謂。 有的球隊本來就不怎么賺錢,還要按照57%比例工資帽去付薪水,就很虧了。 所以,資方早就想調整這個比例,據說43%是資方愿意接受的一個比例,這意味著球員們的薪水要普遍降低20%。 如此大幅的降薪,單個球員可能無所謂,可是球員工會作為利益整體是不可能同意的。 雙方代表的多次會面都沒有結果。 老板虧錢不想付那么多薪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