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快船和馬刺的第一節比賽打完,雙方比分24:26,馬刺領先快船2分。 開局快船并沒有占到便宜,馬刺賽前顯然進行了非常充分的準備。 第七打第二,絕對的劣勢,可是馬刺是一支堅韌的球隊,他們的復仇之心非常強烈。 上個賽季被黑八,對鄧肯來說可謂奇恥大辱。 而波波維奇的重建計劃屢屢被截胡,更讓他對快船充滿了恨意。 按理說比賽開始之前的采訪,大家都要客套幾句,說些好話。 結果波波維奇在被問到怎么看待快船隊的陣容深度時,他朝記者聳了聳肩膀,道:“我不怎么看快船的比賽,不是很了解。” 他這話半開玩笑,半帶著一點不屑。 眾所周知,波波維奇是一個很討厭三分球的教練。 公共場合他從不掩飾自己對三分球的厭惡,認為三分球的存在破壞了籃球的美感。 當然,在球場上,波波維奇對三分球的運用絕對是先驅性的,對三分球的壓制也是宗師級的。 今天第一節比賽,馬刺就發揮了他們防守上的特長,將低位和側翼三分位置把守的非常嚴。 鄧肯減重之后,在防守端移動速度更快,覆蓋面積變得更大,延誤能力更強。 面對快船的擋拆,馬刺是有擋拆必延誤,破壞快船的出球速度。 內線斯普利特得到成長,低位防蘭多夫效果不錯,沒有讓蘭胖子打穿。 側翼,理查德-杰弗森出工不出力,波波維奇就讓他打個前哨,之后就派上替補三號位詹姆斯-安德森,用強硬的外擴壓迫防守來壓低快船的三分命中率,不給快船輕易出手三分球的機會。 這樣的防守策略,最怕的當然是中距離了。 在三分線和三秒區之間大片的空地,會是頂尖中投手發揮的舞臺。 可是快船這邊沒有人在中距離站出來。 庫里遭到死守,內線打不開,快船的進攻效率低下。 節間休息,泰倫-盧和史蒂夫-科爾討論第二節要用什么戰術和陣容。 常規賽和季后賽是完全不一樣的。 常規賽可以打大輪換,人員狀態比較松弛,進攻感覺很重要。 季后賽如果再進行大輪換,很可能要出問題,球員一旦找不到狀態,整場比賽都有崩盤的可能。 所以,在常規賽發揮出色的林書豪沒有在固定時間被派遣上場。 本來第一節中段和第二節開始階段,是林書豪帶第二陣容狂飆的時段。 現在,第一節打完,林書豪都沒有獲得登場機會。 他心中依然躍躍欲試,想要在季后賽登場證明自己。 可是,科爾與盧指導之間意見上有了一些分歧。 “上杰米不是一個好主意,打馬刺他沒有什么優勢的,還是用戈蘭效果會更好。” 科爾認為上德拉季奇或者費舍爾是更好的選擇,他們的打法和經驗都更適合對付馬刺。 盧指導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比賽的節奏已經被馬刺給搶奪了,我們要把節奏給搶回來。第一節就該上杰米,讓他把速度帶起來,讓比賽重新回到我們的節奏中去。” 雙頭教練的好處是互補,壞處就是有時候不知道該聽誰的。 這場比賽,賽前快船顯然沒有做好協調工作。 應該說,斯特林的錄音泄露事件還是造成了一些影響的。 教練和球員心思都有一些飄忽,不像對面的馬刺那樣充滿了饑渴感。 在經過一番簡單的爭論后,史蒂夫-科爾還是尊重主教練的意圖,做出了讓步。 于是,泰倫-盧讓林書豪替補登場,換下了庫里,和哈登搭檔后場。 盧指導的想法很明確,利用林書豪的沖擊力和速度,帶起進攻節奏。 對于快船來說,進攻是他們的根本,他們比馬刺更年輕,更能跑。 林書豪在常規賽的發揮從驚艷,到逐步趨于穩定。 替補登場的他每場能貢獻15分5個左右的助攻。 作為快船的進攻變速器,他登場后時常能給快船帶來改變和驚喜。 今晚他頂著壓力披掛上陣,這是他職業生涯第一次出現在季后賽。 對手還是老辣的馬刺,不得不說盧指導對林書豪還是相當信任的。 很多在常規賽發揮出色的新秀,到了季后賽才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NBA比賽。 比賽的對抗強度和常規賽相比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林書豪深吸一口氣,自信登場。 他腦海中回想著剛剛泰倫-盧剛剛的布置。 要求帶動全隊的進攻節奏,把速度打起來。 這是林書豪的拿手戲,快節奏推進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