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刺和快船的第三戰意料之中的非常激烈。 馬刺這一場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球員不管在戰術上還是心理上,都力求在這一場拉快船下馬,獲取系列賽的優勢。 常規賽馬刺雖然只有第七位,GDP也比上個賽季都老了一歲。 可是三人的競技狀態其實比上個賽季都要好一些。 在確立了托尼-帕克的進攻核心地位后,馬刺的攻防整體都進行了轉型。 雖然他們在三號位有缺失,但在四號位補充了鮑里斯-迪奧,迪奧很多時候打三號位同樣沒問題。 法國魔術師身材雖然有些走形,但籃球技術沒有變形。 第三場,波波維奇增加迪奧的登場時間,當快船使用小加索爾為首的一大四小的小個陣容時,馬刺就會用鄧肯、迪奧、吉諾比利、帕克加喬治-希爾的小個陣容進行應對。 這套陣容在陣地戰時進攻非常靈活,效率極高。 馬刺場上有四個傳球策應能力很強的球員,可以說在傳球的流暢度,進攻的靈活性上,與快船的一大四小陣容相比,是不相上下,甚至略勝一籌。 快船這邊球員或許有著更強的天賦,更加有活力的賽場表現。 但馬刺核心球員擁有十年的默契,極為豐富的季后賽經驗,以及熊熊燃燒的復仇火焰。 雙方在第一節打得難解難分,到第二節開始,馬刺就利用這個以毒攻毒的小個陣容和快船對攻。 第一場,馬刺靠的是堅韌強硬的防守,在洛杉磯偷下了一場勝利。 第三場,波波維奇并沒有固定思維,而是果斷對攻,利用主場之利,迅速擴大領先優勢。 馬刺很快用一波15:5的進攻高潮確立了領先優勢。 快船賽前的準備同樣很充分,但就是沒料到波波維奇會使出對攻的招數。 這壞老頭的招數的確是多,馬刺也的確是一個難以用常理定律去理解和認識的強隊。 十年時間,他們一直在改變,進化,來適應聯盟的新形勢。 早在2005年他們最強盛的時候,面對席卷聯盟的太陽風暴,馬刺硬生生在西決和太陽隊拼進攻,打了太陽隊一個3:0,差點給他們剃光頭。 任何單純將馬刺隊定義為防守型球隊,或者轉型成進攻型球隊的想法,都是不正確的。 這是一支紀律嚴明,非常默契的隊伍。 今晚馬刺的狀態還非常好,從戰術到士氣都穩穩壓住了快船。 比賽打到第三節,馬刺隊將分差逐步擴大,牢牢控制在10分左右。 而快船明顯打得略顯急躁,上一場的大勝,會讓人產生“只要我準一點就能輕松贏球”的錯覺。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籃球比賽是從智力到技術到體能的多方位較量,季后賽每場比賽都有每一場的狀況。 快船這兩年季后賽沒少打,但論經驗和遇到情況之多,和馬刺三駕馬車相比還是差遠了,他們什么場面沒見過? 因此三人組的發揮極其穩健,到第四節比賽開始之前,雙方的分差已經拉開到了15分。 在大多數人的觀感中,這場比賽快船又交待了,第二打第七,第三場被馬刺血虐。 快船這西部第二看起來有些名不副實。 畢竟是縮水賽季,82場縮減到60場,排名本來就是有水分的。 上一次縮水賽季的1999年,東部第八的紐約尼克斯一路殺到總決賽。 就是因為尼克斯論實力,如果打滿82場,肯定不止東部第八。 而且60場常規賽對馬刺這樣的老年球隊有利。 今年季后賽吉諾比利的表現比去年更加出色。 最重要的是蒂姆-鄧肯,恢復健康,改變打法的他重新成為球隊定海神針。 蘭多夫和小加索爾在面對鄧肯時多多少少都會吃點虧。 眼看著15分的差距,快船想要翻盤顯得非常困難。 第三節和第四節節間,泰倫-盧和科爾商量著怎么抹平這15分的差距。 可是今晚球員的狀態真的一般,不是大家不想好好打,而是在和馬刺的對攻中,快船竟然略微落入下風? 很顯然,快船有點被牽著鼻子走,比賽節奏落入了馬刺的步調中。 現場的球迷更是不停用噪音干擾快船球員。 每當快船球員三分出手不中,現場總會響起一片噓聲。 今晚快船的三分球投的也不好,庫里、哈登的外線手感似乎在第二場被消耗掉了。 形勢顯然變得相當危急和困難,一旦這場輸掉,快船下一場壓力就非常巨大了。 就在這時候,快船的小秘書艾達從觀眾席后面遞了一張小紙條給了替補席教練組的金休斯。 艾達說:“這是斯瑪特先生給的紙條,讓盧和科爾教練看看。” 老金立刻將紙條遞給了站在場邊商量戰術的兩人,說:“斯瑪特先生給的紙條。” 看樣子閔聰達是看不下去了,要越級指揮,給教練組遞錦囊妙計! 泰倫-盧打開紙條一看,上面寫了兩句話:“增加倫納德的上場時間。用邦納頂替蘭多夫。” 盧指導和科爾對視了一下,心想斯瑪特先生都發話了,那就聽他的? 反正如果這場輸了,那就算斯瑪特的唄? 關鍵時刻的一道錦囊妙計,給了盧指導和科爾甩鍋的機會。 他們兩人也不是很相信,一個三號位的新秀,讓他上場局面就能改變了? 倫納德并不以得分見長,防守潛力不錯,但也只是馬馬虎虎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