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NBA,巨星籃球一直都壓團隊籃球一頭。 一方面因為商業聯盟,NBA在規則上始終偏向英雄球,來確保巨星能決定比賽勝負,創造個人英雄主義的傳奇,譜寫吸引球迷的籃球故事。 另一方面,季后賽強度的確遠超常規賽,在球員們實力越來越強,戰術越來越嚴密,場地空間越來越狹小的情況下,個人能力的確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常規賽的快船是一支介于巨星籃球和團隊籃球之間的球隊。 從戰術角度來看,快船偏團隊籃球多一些,球權平均,上場時間均勻,沒有誰是絕對的老大。 快船真正的老大只有一個,就是總經理閔聰達。 從球員構成上看,快船完全有巨星籃球的潛力。 庫里、哈登,都有成為巨星的跡象。 尤其是庫里,1988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24歲,已經步入巨星的成熟期。 他本賽季的表現也絕對是巨星級別的,常規賽場均24.8分,6.7次助攻,三分命中率和命中數聯盟第一。 數據絕對是核心級別的。 只不過快船是多核球隊,哈登、蘭多夫、小加索爾,在戰術體系中都有重要地位。 庫里雖然是最高的那座山峰,但因為周圍的山同樣高峻巍峨,就顯得庫里不是那么顯眼。 況且在快船隊內,一直有史蒂夫-科爾中意庫里,主教練泰倫-盧中意哈登的現象。 在大家的眼中,哈登是更有可能成為科比、韋德那一號超級后衛的人選,而庫里過于先進和超前了,只有科爾能完全認識到庫里身上的潛能。 庫里很多時候也都按照科爾的指導去打。 可泰倫-盧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作為新人他不固執,他腦子里沒有絕對的標準看待比賽勝負。 說好聽點,這叫“無可無不可”,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說白了只要能贏球,只要能解決當下困境,能用的辦法就是好辦法,至于是不是符合什么規律,什么思想,那不重要。 說難聽點,就是這貨實在沒什么東西,勝在有自知之明,干脆放權給球隊最好的球員,讓他去決定比賽。 臨近第四節比賽開始,泰倫-盧把庫里拉到場邊,道:“斯蒂芬,第四節交給你,你知道怎么去改變場上的局勢的,對嗎?” 在關鍵時刻,泰倫-盧愿意信任庫里。 根據他的感官了解,他認為庫里是個意志更為堅定的家伙,哈登相對來說從屬性更強一些。 從兩人的私人感情就能看出來,庫里早早結婚,堅定而忠誠,這對男人來說是一種意志力強大、自律的表現。 而哈登就要花得多,這點泰倫-盧再清楚不過,所以兩人私下關系好歸好,在賽場上泰倫-盧更信任庫里。 庫里咬著牙套點點頭,他的確有想法。 快船的幾個球員都是籃球智商很高的家伙。 之前常規賽的時候,他們就經常在場上自己解決問題。 尤其是閔聰達執教的那幾場,大家圍成一圈討論一下,就能確定比賽該怎么打。 盧指導的執教風格總體延續了閔聰達的這種自由發展,給球員們空間去思考和發揮。 比賽打到第四節,湖人占據優勢,庫里+哈登的組合是被科比+保羅給壓制了。 常規賽就是如此,這兩個家伙能力、經驗都太豐富了,是妥妥的巨星,1+1大于2。 庫里此時心里想著:“如果是斯瑪特先生,他會指導我們怎么打呢?” 此時第四節比賽已經開始了,庫里留在場上,哈登在場下休息。 后場和庫里搭檔的是里基-戴維斯,關鍵時刻泰倫-盧更為信任老將。 讓巴特勒這樣的愣頭青上去,很有可能被經驗豐富的湖人戲耍犯錯。 前三節得分都非常順暢的兩隊,第四節開局都陷入了得分荒。 湖人的投籃頻頻打鐵,快船也好不到哪兒去,幾次進攻都沒有收獲。 顯然雙方體能都受到影響,命中率開始下滑了。 雙方在僵持了3分鐘不得分后,克里斯-保羅利用個人能力切入籃下,拋投命中,81:94,湖人領先快船13分。 泰倫-盧在場邊心急如焚,心想怎么幾次進攻都沒有找到感覺呢? 庫里又嘗試了一次三分出手,還是沒有命中。 球隊的運轉出現了一些問題,蘭多夫在低位也兩次進攻沒有命中。 湖人的收縮防守起到了效果,快船必須有人站出來破局才行。 泰倫-盧信任庫里,可庫里前三分鐘的表現沒有回報他的信任。 “今晚他的狀態真的不行嗎?哎,狀態有起伏也是很正常的?!碧﹤?盧在心里安慰自己。 在替補席后面,閔聰達也皺著眉頭,心想:“怎么進攻越打越僵化了呢?球員們都束手束腳起來,這種時候必須有人站出來破局,戰術策略不管怎么變,投不進球終歸是不行的。” 雖然不是很希望快船贏球,可看到快船掙扎的表現,閔聰達心里還是有些焦慮的。 尤其是看到庫里找不到狀態,眉頭緊鎖的樣子,今晚庫里被保羅給折騰慘了。 保羅從第一節開始就各種針對庫里,小動作騷擾,語言攻擊,讓庫里陷入了狀態危機中。 保羅拋投命中后,快船后場發球,看得出來庫里很沮喪,接球時有些走神,結果球又被保羅給打掉! 球要丟,庫里連忙上搶,兩人同時撥到皮球,球朝著快船替補席飛過來。 庫里知道球權不能再丟了,他奮不顧身的沖過來,躍出邊線,把球朝著場內拋去。 球飛回了場內,被里基-戴維斯接住,而庫里卻沖向了替補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