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快船最可怕的一點就在于,他們的陣容真的沒有短板,尤其是進攻端。 每個人都有持球發起進攻的能力,甚至你讓中鋒在三分線外拿球,他也可以攻。 這就導致騎士在防守端非常吃力,找不到防守的重點。 比如快船防騎士,重點就是詹姆斯,對他進行圍獵。 像羅賓-洛佩茲這種如果到高位擋拆持球了,那就隨他去好了。 反正他在那個位置拿球沒有任何威脅。 快船就不同,任何人在任何位置拿球,都不能放松警惕。 哪怕是蘭多夫在三分線外持球也是不能放的,因為蘭多夫也有33%的三分命中率。 而且他可以持球往前一步,中距離出手,蘭多夫的中距離相當有準頭。 快船在第一場、第二場,太過于依賴庫里和哈登兩個人的持球進攻,導致被騎士隊重點防御,進攻打不開。 從第三場開始,快船將球權進行了重新分配,讓蘭多夫、小加索爾等人更多參與到進攻中,騎士就有點扛不住了。 系列賽本身就是在動態中發展變化的。 快船西決打湖人,靠的是雙星的發揮和戰術思想上的壓制。 畢竟湖人那些角色球員個人能力都很強,如果無重點的去進攻,不能壓制科比+保羅,快船贏不下比賽的。 而騎士的情況和湖人不一樣,騎士是詹姆斯為核心的射手群+單打高手配置。 他們防守堅硬,紀律嚴明,缺點是在戰術策略上沒有什么想象力。 對快船而言,充沛的想象力和才華,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一旦這種優勢在總決賽舞臺上釋放出來,他們就勢不可擋了。 小加索爾的勾手命中后,快船隊在防守中繼續放詹姆斯投籃,給他出手的機會。 而詹姆斯狀態正佳,右側底角接球轉身中距離跳投出手再中! 詹姆斯開局已經連拿了11分,球迷們瘋狂的鼓噪著。 而快船小加索爾高位持球,庫里泥鰍一般跑位,牽扯騎士的防守。 哈登忽然一個反跑空切到籃下,接小加索爾的傳球,輕松上籃得手! 要知道,空切反跑并不是哈登的強項,這小胖子進攻端跑位有點子懶惰的。 騎士球員也沒想到,他們的防守注意力都在庫里身上。 哪知道哈登反跑得手,進了一個easy-ball。 要知道這可是總決賽,這樣的進球會傷防守方的士氣。 像2010年總決賽湖人和凱爾特人搶七大戰,別說這種easy ball了,出手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這并非騎士不好好防守,而是短短兩年時間,NBA賽場的進攻和防守策略已經出現了變化,吹罰尺度也有些許不同。 單純的有球強側壓迫,已經起不到限制對手進攻的作用。 尤其是快船這種擋拆、空切跑位非常頻繁,球場進攻空間巨大的球隊。 經常剛過半場就開始擋拆,罰球線以下巨大空間,拉里-布朗、錫伯杜等人那一套已經不太管用了。 按照老辦法一味的強側堆疊、弱側少防多的結果,就是被傳切給打崩掉。 邁克-布朗逐漸體味到這一點,他開始認識到防守端相比于壓迫,更重要的是保持韌性和持續性,防守端的耐力開始變得比爆發力更重要。 像當初底特律活塞或者波士頓凱爾特人那種,短時間突然強度爆發壓迫的對手幾分鐘寸步難行的防守,在未來的NBA中會越來越少見。 只是邁克-布朗意識到這一點,稍微晚了一些。 比賽繼續進行。 詹姆斯的手感依舊很火熱,和東部半決賽G6如出一轍,開局連投連中。 直到他的第九次出手,外線一次三分沒有命中,才投失了第一球。 此時,詹姆斯已經連拿了17分,騎士隊卻20:21,落后快船1分。 拿下后場籃板的快船發動了反擊,小加索爾一個長傳給到前場。 喬治高高躍起拿到皮球,面對騎士兩名防守人,忽然一個腦后傳球給到跟上的哈登。 哈登接球左手單臂劈扣得手! 騎士的防守不到位嗎?非常到位。 巴蒂爾和格林兩個人跟著喬治,喬治這球接的就很勉強,想要快攻直接上籃會很困難。 大概率喬治應該放慢速度,重新組織一次陣地進攻。 結果,喬治大膽傳出了一個腦后球,找到了跟上的哈登。 哈登再度輕松得分。 看得出來,經過一個系列賽的磨合,或者說經過一整個賽季的磨合,球員們自信和默契來到了最巔峰。 在他們即將摸到總冠軍獎杯的時候,這種默契、自信、想象力,在克利夫蘭速貸中心完全釋放了出來。 哪怕詹姆斯天神下凡一般的表現,他們依舊毫不畏懼。 20:23,快船領先騎士隊3分,邁克-布朗叫了一個暫停。 閔聰達看著詹姆斯和騎士隊的表現,心想騎士今晚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詹姆斯的發揮更是沒的說,一副要復刻半決賽G6的模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