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2月3號的晚上,騎士隊在客場奧本山宮殿迎戰底特律活塞隊。 這場比賽除了詹姆斯和歐文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騎士新上任的主帥史蒂夫-科爾。 除此之外,比賽就沒有什么引人關注的地方了。 活塞五虎早已經是歷史的塵埃。 喬-杜馬斯憑著經驗和一些運氣,搭建起來的冠軍陣容,最終被證明,運氣成分確實要多一些。 在五虎徹底老去分崩離析后,這兩年的活塞隊昏招頻出。 杜馬斯眼光、操作有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和底特律城市的衰落有關。 底特律整個城市都經歷了破產,到處都是失業人口。 大量產業工人隨著產業的轉移、衰敗,能走的都走了,留下的多是黑人貧民。 這些人哪有經濟實力進行體育、娛樂消費? 城市暴力犯罪橫行,毒品泛濫,曾經富裕的獨棟別墅區,很多變成了廢棄之地,成為流浪漢、毒蟲、貧民暫時寄生的地方。 球隊換了老板,管理層從上到下人心渙散。 總冠軍已經成了可望不可及的鏡花水月,球隊當下最重要的是生存下來。 所以,活塞從五虎解體后,引援的主要方向就是招募那些過氣的大牌球星。 比如艾弗森、麥迪,為的就是能多賣點票,讓球隊能活下來。 可能喬-杜馬斯也知道,像艾佛森、麥迪這樣的過氣球星,一是實力大減,已經翻不起什么浪花,二是他們的打球風格和底特律這座城市嚴重不匹。 活塞長期以來的形象就是強硬、鐵血、草根,還有防守。 艾佛森、麥迪這樣以進攻華麗而著稱的球星,在活塞根本就是水土不服。 可是喬-杜馬斯也沒有辦法,為了球市,為了票房,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而結果也不盡如人意,艾佛森和麥迪只在底特律做了短暫的停留,并且在這里因為各種原因過的很不愉快。 比如艾弗森這樣的巨星,來到活塞卻要打替補,并且他的3號球衣被斯塔基給穿了。 搞的艾佛森在活塞過的不如意,艾佛森的球迷也一直痛恨活塞隊,活塞是兩頭不討好,用比盧普斯換來艾佛森完全是一個敗筆。 至于麥迪,則是卷入了球隊的新老球員斗爭中,最終也是不落好,呆了一個賽季走人。 種種事跡都表明,活塞這個曾經連續六個賽季殺入東部決賽的東部豪強,如今已經爛透了,并且絲毫沒有好轉跡象。 這樣的球隊,在巔峰期就是票房毒藥,如今更不用說。 今晚這場比賽的收視率,真的是全靠騎士隊撐著。 科爾新上任的第一場,球隊到底該怎么打他還沒想明白呢,反正就先裝模作樣叫叫暫停,給球員們鼓勵鼓勵就完事了。 具體的戰術安排,還是先交給邁克-布朗和助理教練組。 騎士隊的助理教練們看起來都興致寥寥,沒有什么投入比賽的心情和激情。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史蒂夫-科爾入主騎士隊,他們是肯定要被清洗更換掉的。 這和快船不同,快船的核心人物是閔聰達,閔聰達愛用誰就用誰。 而科爾肯定要招募自己喜歡、合適的助理教練。 科爾的確是這么想的,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他腦子里一直在思考要招募哪些助理教練過來。 和活塞的比賽本身沒有太大的看點,活塞隊無論進攻、防護,都缺乏亮點。 他們的后場布蘭登-奈特有一定戰斗力,內線馬克希爾很有活力。 內線的門羅進攻腳步不錯,板凳席上的德拉蒙德很有潛能。 但在科爾看來,活塞隊的建隊思路已經完全落伍了,落后于當下版本和未來潮流。 比如像門羅這種偏矮和低位進攻型的內線,防守橫移普通,喜歡內線單打取分,這簡直就是20年前版本的內線。 雖然快船隊也擁有蘭多夫這樣的早年版本內線,但蘭多夫已經三十多歲成熟期,并且這兩年他在球隊的作用越發功能化和邊緣化,安東尼-戴維斯的到來也意味著蘭多夫后繼有人。 門羅卻是活塞選擇的新秀球員,今年活塞內線還拿下了德拉蒙德這種偏重型,缺乏策應組織能力的中鋒,足以說明活塞在發展戰略上落后于時代。 有詹姆斯和歐文主控,比賽節奏被騎士隊牢牢掌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