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六十三章 邁克-馬龍的新思路-《一心擺爛的我卻直奔籃球名人堂》


    第(3/3)頁

    他想了想,道:“呃,怎么個人人有球打?”

    “簡單說,快船沒有真正的核心球員,或者說,每個人都是核心。”

    “那就是,團隊籃球?”

    “呃…也不是簡單的團隊籃球。是人人有球打,包括替補席上的球員。你應該知道的,我們替補球員登場時間相當長。”

    這點邁克-馬龍當然知道。

    在他的理解中,快船是走團隊路線,同時快船隊內青年才俊眾多,替補實力強勁所以如此。

    玩完沒想到,是因為快船的核心思路是“人人有球打”,這輩子沒聽過這樣的建隊理念。

    “這是誰想出來的?”馬龍好奇地問道。

    “當然是斯瑪特先生,他從09年進入快船隊開始,就倡導這一建隊理念。當然,我們從沒有進行過大肆宣傳……”

    馬龍算是見識到了,快船還真是一個奇葩球隊。

    在了解了這點后,馬龍平靜了一下情緒,思考剛剛的問題。

    他回道:“之前在面試的時候,斯瑪特先生有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我心中一直有個想法,我認為快船隊需要構建一個更為穩固、高效的防守體系才可以。”

    “當然,我知道快船的防守并不差,球隊的防守非常堅韌。而且鋒線幾個家伙的防守天賦很好。但你們…不對,是我們的體系還是不夠完備。一旦有些球員缺席,球隊的防守會受到影響。好的防守體系,是非常穩固的,是應付常規賽漫長鏖戰的最好武器。”

    邁克-馬龍的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其實泰倫-盧等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只是他們都不是防守體系構建的高手。

    邁克-馬龍常年在東部球隊擔當助理教練,東部球隊一向善守,騎士當初也是走防守路線的重型球隊。

    而邁克-馬龍的父親,布蘭登-馬龍更是防守方面的專家級人物,他協助過的主教練,查克-戴利、杰夫-范甘迪,都是90年代開宗立派的頂尖防守大師。

    正是他們在90年代的貢獻,讓NBA從80年代的攻強守弱,逐漸進入到攻弱守強的年代。

    邁克-馬龍跟著父親和邁克-布朗等人耳濡目染,當然知道怎么去搭建防守框架。

    馬龍見大家都沒有意見,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道:“快船其實擁有非常好的防守資源,我在研究你們…哦,應該說,我之前在騎士隊,研究你們的時候,就認為快船的防守資源可能是全聯盟最好的。最大的缺陷,就是后衛線,確實是個大麻煩,庫里和哈登不是優質的防守資源。我認為,提一個不太成熟的建議,那就是,讓哈登回到他熟悉的替補席上,讓他像吉諾比利那樣做第六人。”

    馬龍的這個想法引起了泰倫-盧的興趣,道:“你繼續說,還有什么看法?”

    馬龍接著道:“其實快船的首發陣容,進攻能力是有些溢出的,而替補因為杰米-林的離開,事實上火力有些不夠。詹姆斯-哈登能力全面,進攻端想象力豐富,他完全可以一個人挑起全隊進攻重擔。把他和庫里同時放在場上,是一種資源浪費。我認為,應該將倫納德或者吉米-巴特勒,他們中的一個提到首發,和保羅-喬治一道組合,更好的控制對方的后場進攻。哈登作為球隊的第六人,在引領第二陣容的進攻,不知道怎么樣?”

    不得不說,邁克-馬龍是真的有想法。

    庫里+哈登的組合的確威力強勁。

    尤其在11年季后賽,兩個二年級生打得馬刺嗷嗷叫。

    但隨著兩人不斷成長,場上的球終究只有一個。

    在天花板只有100分的情況下,兩個80分在場上,各自就犧牲掉30分的能力,是很可惜的。

    只不過按照史蒂夫-科爾的想法,哈登和庫里同時在場,能將快船的空間-傳切打法發揮到極致。

    而邁克-馬龍讓哈登去替補,一定程度會削弱首發的火力,卻讓整個球隊的攻防和調配更加均衡。

    大家經過一致商議后,很快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好建議!

    建議是好的建議,但怎么執行呢?

    邁克-馬龍有些擔憂地問道:“讓詹姆斯-哈登去打第六人,他愿意嗎?”

    對NBA球員而言,首發不僅僅是打法問題,更是榮譽和地位問題。

    大部分成名球星是不可能同意從首發降為替補的,尤其是能力沒有下滑的情況下,死也要占一個首發位置。

    像吉諾比利那樣,首發、替補、首發輪著來,哪里需要去哪里,在美國黑人球星中極少,一般只有歐洲、南美球員愿意,他們無所謂。

    泰倫-盧對戰術構建沒什么想法,但對政治思想工作很有信心,這是他的強項。

    他打包票道:“放心吧,沒問題,下場比賽哈登就會打第六人的。哦對了,具體的防守體系和訓練,邁克,你加把勁。”

    邁克-馬龍點點頭,感覺心情舒暢,看樣子快船的教練組氛圍很好啊,大家都很友好。

    自己既然拿了那么大的合同那么多錢,得好好干活才是!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