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用一場防守絞殺戰擊敗勇士隊后,快船隊獲得了寶貴的3天休息時間。 五天四賽讓人員輪換充沛的快船一樣疲憊不堪,快船隊受制于和湖人共用斯坦普斯中心,所以在賽程安排上經常吃虧。 動不動客場背靠背,連續背靠背,還有長途客場之旅。 畢竟球館就一個,洛杉磯好幾支職業球隊共用,還要舉辦拳擊賽、演唱會以及各種活動,能排出時間表來已經相當不錯了,這可是個技術活。 這種情況下,快船新建的華為中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寶貴,一旦中心建成,快船將擁有自己獨立的比賽場館。 賽程安排上可以更加松弛,給球員們更為均勻的休息和調整時間,用不著一段時間狂打球,然后中間又一下歇好幾天歇大了。 不過對邁克-馬龍來說,這三天時間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有連續大塊的時間可以參與到球隊訓練和戰術研究中。 快船隊的陣容潛力讓邁克-馬龍是摩拳擦掌,這家伙本來就是個工作狂,他將自己關在訓練中心的錄像分析室里,對快船本賽季的比賽進行反復琢磨,尤其是注意觀察球員們防守時的細節。 如果說進攻靠天賦,靠想象力,靠靈光一現的感覺和超群技巧的話,那防守就是要從細節中找尋魔鬼。 在NBA這樣高速對抗的頂尖籃球賽事中,防守中0.1秒的閃神,都可能導致你防守失位,跟不上對方的進攻腳步,緊跟著導致整個防線崩塌。 因此,優秀的進攻教練,往往都性格狂放不羈,性格比較外向。 而好的防守教練,多半是強迫癥,對細節有著強烈的執念。 拉里-布朗這種防守狂魔,更是對球員在場上的距離、移動,用標尺去衡量,是分毫必究。 邁克-馬龍同樣有著這種追求細節的習慣,他通過錄像一點點找尋球隊在防守中的問題,將其記錄下來。 短短兩天時間,邁克-馬龍已經寫了整整兩本筆記,剪輯了十幾個小時的錄像,然后交給泰倫-盧看。 泰倫-盧簡單翻看了一下,沒有多說什么,直接道:“球隊的防守就交給你了,我會給你擠出足夠的訓練課時間。” 盧指導深諳閔聰達的管理之道,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干! 他作為球隊主教練,主要起到一個穩定軍心,統籌分配的作用。 科爾走了,又來了馬龍,一個打造進攻,一個負責防守。 而我泰倫-盧,是球隊精神上的打氣筒! 斯瑪特先生實在是深謀遠慮,將一切安排的妥妥帖帖,天衣無縫,不愧是全聯盟最優秀的總經理,NBA經營之神! 泰倫-盧在心里已經把閔聰達給夸上了天,而閔聰達并不知道,快船內部正在進行著進一步的進化。 相反,他更加關注其他球隊的境況,比如說克利夫蘭騎士,比如邁阿密熱火。 科爾去到騎士后,和馬龍來到快船不同,他在騎士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 很短時間內,馬上就解放了騎士隊的戰斗力,騎士的球隊風格也從之前的偏防守,轉向了偏進攻。 而最大的改變還是來自勒布朗-詹姆斯,在科爾連續讓他打五號位將其折磨的叫苦不迭后,詹姆斯終于接受成為騎士的首發4號位。 他減少了自己的持球進攻,從一個持球一傳手,向二傳手+終結者的角色轉變。 這樣的轉變當然是痛苦的,詹姆斯從03年進入聯盟,到現在已經10年時間了。 他沒有經過大學籃球的洗禮,因為身體素質太過于出色,加上視野出眾,他一直都是持球一傳手打法。 剛進聯盟騎士就將他捧在手心,讓他打一號位,以他作為絕對核心,球都交給他玩。 這樣打的好處,是詹姆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漲球很快,經驗、技術都快速提升。 持球突破上籃那一下,放眼整個NBA歷史都是頂級的,成功率奇高。 壞處就是那些他不是很擅長的領域,幾乎沒有什么進步,原地踏步還好說,說不定還有退步。 雖說在NBA你可以做到一招鮮吃遍天,但如果你想拿總冠軍,想成為歷史最佳,就必須和普通球員不一樣,要有更高的要求。 史蒂夫-科爾對詹姆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他還有點不服氣,但科爾是個強硬且有手腕的人。 他可不是邁克-布朗,只會慣著詹姆斯,讓詹姆斯待在自己的舒適區里打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