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能是因為熱火銀河戰艦的組成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輿論流量,11月和12月,博客上關于熱火的文章很多。 像斯波這種專業教練,基本是不在網上看一些分析球評的,畢竟水平不怎么樣,唯有NBA-Batman屬于必看。 其實不光是斯波,全聯盟的教練,但凡年輕一些,還在努力學習和進步的,沒有不看NBA-Batman球評專欄的。 之前NBA-Batman靠著提前發消息,發各種八卦起家,吸引了很多普通球迷。 后來人們才意識到,與之相關聯的球評博客才是精髓,每一篇都有非常深入的見解。 這些見解不是那種流水賬一樣,浮于表面的點評,或者只是把球員表現分析一通,看完和沒看一樣。 這些文章會很精準的戳中球隊的一些關鍵問題,并提出一些很具有思考性的想法,甚至一些引領時代潮流的思維。 有人就說,NBA-Batman上的兩篇文章,開啟了NBA的進攻擋拆時代,后面聯盟的整體思路就是圍繞著“空間-球權”來進行改革、博弈。 對于NBA-Batman背后的人物,人們更是眾說紛紜,大部分都認同,NBA-Batman背后實際上是一個團隊。 很可能是某個體育運動類的智庫,有著一批相關專家、錄像分析師、數據分析師,來進行相關研究,影響整個聯盟的走向。 而聯盟和FBI合作的調查組也一直在進行調查,可惜始終沒有眉目,已經漸漸被人淡忘。 斯波從這些文章中不斷吸取營養,尋找靈感,然后在比賽中進行試驗,終于找到一套適合當下熱火的體系。 一個以韋德-霍華德為防守核心,納什+波什為進攻核心的,雙核心體系。 具體的戰術繁多而復雜,但基本思路有幾點: 第一,削弱霍華德在進攻中的戲份。 這是斯波經過學習,實踐,以及和教練組、萊利商量后,做出的最大也最重要的決定。 像霍華德這樣的球星,一心想將自己打造成低位怪獸,只有這樣才能在歷史超級中鋒的排名中占據一席之地。 可惜,不論是從個人能力,還是當下潮流來看,讓霍華德在低位單吃,都是一件對進攻有百害無一利的做法。 斯波頂住了壓力,和萊利一道說服了霍華德,將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防守中,進攻中只負責零敲碎打,吃吃餅,搶搶前場籃板,做好擋拆即可。 第二,將納什和波什的高位擋拆配合,作為球隊的核心戰術去設計,進一步提升波什的戰術地位。 第三,韋德由攻防核心的定位,逐步轉向多面手定位,關鍵時刻攻堅手定位,削弱他的球權。 第四、雷阿倫不再是單純的替補第六人,而是球隊關鍵的外線三分戰術點,圍繞雷阿倫設計不少進攻戰術。 第五,放棄高耗能的極限外線壓迫式防守,利用好霍華德這個點的護筐威懾力,減輕外線防守人的壓力,讓球隊防守內外更加均衡。 球隊一系列的整合、改變,讓熱火逐漸煥發出生機,并且從12月份開始,當快船結束不敗金身之手,熱火開啟了他們的連勝之旅。 整個12月15場比賽,邁阿密熱火隊14勝1負,其中包括一波10連勝,頂替快船隊,讓全聯盟瑟瑟發抖,一時間讓人覺得無法戰勝。 斯波看著球隊戰績越來越好,體系逐漸穩固,心中自然松了口氣,可是他又知道,這賽季才剛剛開始而已。 NBA常規賽太過于漫長,11月、12月只不過是開胃菜而已,剛剛過了三分之一。 時間到了13年,賽季逐漸進入中段,各種考驗會隨之而來,尤其是傷病問題,是很多巨星抱團球隊的致命傷。 斯波這時候必須在戰績和傷病之間做好平衡,熱火本來就是一支訓練艱苦的球隊,對球員的身體是很大考驗。 為此,斯波主動在NBA-Batman的博客上留言,希望能得到一些指點,甚至如果對方是個人的話,他很想邀請這個人到熱火來做助理教練。 斯波不是第一個這么做的,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也不會是唯一沒有得到回應的。 因為他們哪里會知道,NBA-Batman的背后,就是快船總經理閔聰達呢?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