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經過一個多月,三輪系列賽的鏖戰后,NBA最終變成了兩支球隊之間的游戲。 那些被淘汰的球隊,早早開始為下個賽季做準備。 在分區決賽結束之前,NBA進行了一年一度的選秀抽簽,來為NBA的未來奠定希望。 13年的選秀是公認的小年,不過到底是不是小年,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比如像09年選秀前也被認為是小年,結果庫里、哈登、格里芬,還有猛龍德羅贊等人都成材了。 庫里更是成長為聯盟巨星,新一代打法的開創者,眾多年輕球迷的新偶像。 所以,各隊依舊是全力去對待今年的選秀,畢竟能不能翻身,很多時候就是靠著一支簽。 私下里,球隊總經理、球探、經紀人、贊助商,還有球員家屬們,更是瘋狂活動。 該造勢的造勢,該找人的找人,該談條件的談條件,就和畢業生找工作差不多,別看是公開選聘,實際上背后人情世故多的很。 畢竟是上千萬美元,未來有可能促成上億美元合同的大生意,和一般的招聘不可同日而語。 球員自不必說,能踏入聯盟,哪怕以后打不出名堂,也是改變命運的一步。 一年多則幾百萬,少則幾十萬美元的收入,對很多人和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 多少貧民窟出身的球員,就等著被選中,拿上百萬年薪,讓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媽媽、親戚朋友過好日子呢,順便讓那個連長什么樣都不知道的死鬼老爹,看著電視后悔去。 而依附于球員的經紀人,直接靠合同比例的傭金過活,自然希望球員被選中的順位越高越好。 所以,經紀人是不遺余力推銷自己手上的球員,打電話給各隊經理,邀約試訓,找媒體寫文章造勢,參加各種訓練營活動展示。 但對于經理、球探來說,他們要去偽存真,透過這些繁蕪的表象,發現真實的東西,發現未來。 雙方始終在進行著一種既對抗又合作的博弈。 這段時間,閔聰達一邊在為西決的事操心。 另一邊,每天到了辦公室以后,桌上的電話鈴聲就沒有停過。 各隊總經理都不停打電話給閔聰達,想聽取他關于選秀方面的意見。 畢竟在過去幾年時間里,閔聰達的選秀已經不能用成功來形容了,簡直就是開掛。 幾個和新秀有關的操作都是神來之筆,成功將快船打造成不沉的戰艦。 一些媒體、雜志,盤點最近五年的選秀和新秀交易,閔聰達的操作全都名列前茅,都是神操作。 閔聰達看到這篇《體育畫報》上的文章,直接把雜志給扔了,然后告訴艾達,以后不要訂閱《體育畫報》了。 這本在美國歷史悠久的體育雜志,原本還想著靠吹捧一下閔聰達,來拉近雜志和快船的關系呢。 沒想到,直接把雙方的關系給搞斷了。 閔聰達對快船的選秀事務不上心,對其他球隊的卻相當關心。 他讓球探團隊的人,將今年新秀的情況都發給他看。 奧爾謝感到頗為奇怪,一來斯瑪特先生不是說不管選秀的事么?二來今年快船沒有好簽啊,首輪、二輪都交易出去了,選秀沒他們的份。 閔聰達解釋道:“正是因為沒有我們的份,我才要認真關注,這叫知己知彼,你懂不懂?未來這些年輕人,全都會是我們的對手,要提早研究!” 閔聰達說的大義凜然,奧爾謝當然不能忤逆,快船的球探團隊就將一手的資料源源不斷發給閔聰達。 閔聰達竟然史無前例的開始加班了! 在來到快船的四年時間里,閔聰達別說加班,每天早上準時到辦公室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一般來說,在訓練中心吃過午飯,他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下午愛干嘛干嘛。 該釣魚釣魚,開會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永遠都不會開會,有什么事直接說就完了。 一群人聚在一起叭叭叭的,有什么意思呢?除了發泄一下,交流一下,對事情的推動往往沒有太多好處。 最后還是閔聰達一句話,干這個,干那個。 況且,快船這個球隊,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 球隊成績上來了,冠軍倒手,生意自己就上了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