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堅持下,閔聰達慢慢發現,為什么很多人喜歡玩籃球了。 投籃在籃球這項運動中,所產生的樂趣少說占了一半。 這玩意兒和釣魚是一樣的,在魚兒上鉤之前,所有的準備、等待,都是為了魚兒上鉤那一刻的快樂。 而籃球場上,那么多戰術,跑位,博弈,就是為了命中籃心時的那一刻爽快感。 還有足球、橄欖球,都是相似的機制。 相較于足球、橄欖球進球的困難,籃球投籃進球更加容易。 這也意味著個人能力,尤其是投籃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在球離開手的那一剎那,它進或者不進,已成定局。 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球按照慣性抵達籃筐,能否按照你預想的軌跡落入網中。 這種“決定-施行-結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反饋鏈條,在短短的一次投籃動作中,就能給人以快樂和激勵。 所以很多籃球愛好者,哪怕一個人捧著球,在球場上光投籃,都是玩上個一下去,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閔聰達以前也會玩玩投籃,跟著快船球員偶爾練幾手,但很快就覺得沒什么意思,反正再怎么練也不可能上場比賽打職業掙錢。 但這次不同,他要是能在投籃對抗中擊敗科比,真的能掙5萬美元呢! 這屬于靠自己的實力掙錢,不比天天和裁判吵架,和聯盟對罵來的更光明正大? 所以,閔聰達深深投入其中,練得非常刻苦,在沒有格羅佛訓練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要從早上一直練到天黑。 然后參加格羅佛的訓練營,主練體能,把自己的體力提升上去,支撐自己多練中場投籃。 一直到今天,閔聰達抓住機會挑戰科比,趁著科比訓練結束后體能削弱,8:7驚險拿下。 接下來,兩人繼續進行中場的投籃對抗,這次科比集中精力,每一球都深呼吸,認真出手。 可畢竟,中場投籃的運氣成分太多了,而且練了一上午,科比體能已經到極限。 這次10次出手,他只投進了6個,比上一次還少一個。 而閔聰達在場邊休息好久了,體能充沛,經過上一輪熱身,他狀態更好了。 10個球扔出去,竟然投進了9個!只丟了一個! 結果出來,閔聰達高興地學庫里晃起了肩,科比則氣得用球砸地板。 “斯瑪特,我們倆沒完。今天我是太累了,等我休息好,我們約個時間再挑一次!” 科比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像科比這樣的球員,好勝心之熾烈,一般人根本無法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