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少不得被相關部門刁難,這里不合規,那里不合理,消防不合格,證件不齊全等等。 不過作為管理者的范辰,以他精密的頭腦和精明的處事能力,打造了一套相當有效的人才挖掘和培養體系。 首先,基金會活動的大本營設在上海,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總體而言還是比較公平、公正、透明的,不容易被吃拿卡要掐脖子。 加上有范辰父親的幫助,基金會首先在華東地區扎根下來。 其次,基金會在各地開展活動,以上海為中心,先向周邊華東地區進行輻射,然后逐漸向華北、華南、華中地區的大城市進發,而不是一股腦的全國全面鋪開。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基金會在各地不設分部或者子公司,而是和當地的體育、娛樂文化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在短時間內,一般都是三周之內,共同舉辦一次訓練營、小型聯賽、校園選拔賽等。 這樣大大降低了運作成本,同時也起到了啟蒙、挖掘青少年籃球人才的作用。 至于如何搞定當地教育、體育部門,很簡單,給地方捐體育館、體育設備等等手段。 反正就短時間搞個活動,這次搞完下次還來,沒必要刁難。 之前合作過的企業如果因各種原因倒閉了,明年再來我換一家合作就是。 反正也不是什么高精尖項目,最核心的籃球訓練、人才選拔,都是快船這邊出人,質量能得到保障。 “經過三年多時間的運作,亞洲青少年籃球基金會在全國各地組織舉辦了一百多次地方青少年籃球聯賽,設立了兩百多個青少年籃球訓練營。我們堅持使用從美國過來,擁有先進籃球理念的教練員和球探,著力培養和挖掘中國青少年籃球優秀人才。閔總,今年夏天我們已經組建了一支年齡17歲以下的中國少年精英籃球隊,這是一批有潛力前往美國打職業籃球的孩子。不管是對中國籃球發展,還是快船開拓中國籃球市場,這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一步。” 在情況匯報會上,范辰西裝筆挺,親自向閔聰達進行了一次三年成果匯報。 PPT的結尾,范辰播放了這批少年精英籃球隊的比賽視頻,一共12人,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14歲。 視頻中有他們隊內對抗的比賽內容,也有和日本、韓國、歐洲青少年球隊進行比賽的視頻。 這些孩子看起來還都很瘦弱,都是從各地方聯賽和訓練營選拔出來的。 閔聰達一會兒就看到了熟悉的面孔,是之前來過美國參觀考察玩過的小毛頭,陸源! 看著這些球員,閔聰達悄悄問身邊的奧爾謝,“這里面,有機會打NBA的有幾個?” 奧爾謝道:“真正有機會打職業聯賽的,應該就三個左右。有潛力打NBA的,就只有陸源一個。” 閔聰達心想,這身材率好像有點低啊,加大投入才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