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閔聰達看著哈登的比賽,心中認真思考著,如果以哈登為戰術核心,球隊應該怎么打最好。 哈登是個非常全能的球員,而且在進攻端很有想法,他有一種特別的松弛感,總是會用最少又最精準的動作達成自己的目的。 從這點上來說,哈登和科比、韋德這些從喬丹時代傳承下來的超級得分后衛很不一樣,相對來說他的風格更像魔術師約翰遜——雖然兩者不管是位置還是技術動作看起來都大相徑庭。 哈登和魔術師約翰遜一脈相承的,是他們不是純粹的得分手,寬廣的視野,冷靜的大局觀,傳球為先的理念,從他們運球時挺直的腰板就能看出來,他們隨時都在觀察隊友的位置和機會。 對他們這樣的球員來說,得分更多是吸引對方防守的手段,一旦用得分破壞了對手防線,隊友有了好機會他們一定會傳球。 而科比、喬丹這一類是相反的,傳球才是他們支開對方防守的手段,一旦傳球破壞了對方的包夾和銅墻鐵壁,他們會第一時間選擇得分。 這是球員風格的不同,和球員的能力、天賦、性格有關,沒有好壞之分,全看教練和球隊如何去利用和搭配。 當然,還有一類球員,他們傳球和投籃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種球員自帶一套體系,一般教練和球隊搞不定。 在閔聰達看來,如果讓哈登做一個純粹的得分手,做科比、喬丹那樣的得分機器,對他的能力實際上是一種錯位和浪費。 所以現在回想起來,當初雷霆交易走哈登,實在是相當愚蠢的決定,哈登和杜蘭特、威斯布魯克這樣的得分機器搭配,絕對是天衣無縫完美無缺的。 現在哈登在快船,和庫里的搭檔雖然非常不錯,但多多少少功能上有些重疊的地方,不是那么的完美匹配。 所以邁克-馬龍將哈登放到第六人的位置,是一個相當正確的決定,更加合理的分配了球隊資源。 現在哈登首發,快船開場逐漸開始圍繞著哈登打起來。 第一節比賽雙方打成了24:26,快船隊領先籃網隊2分。 哈登砍下8分3助攻,科比拿下了11分2次助攻,兩人都體現了非常強的持球帶隊能力。 只要球在他們手上,球隊的進攻就顯得很活,因為對方防起來很難。 而第二節開始,科比一下場,籃網隊進攻就有點吃不住了,快船開始占據上風。 快船在少兩個絕對主力的情況下,板凳席的厚度依舊是驚人的。 安東尼-戴維斯、邦納、利文斯頓、塔克加上貝茲莫爾,這套陣容的進攻圍繞邦納的三分球威脅,安東尼-戴維斯的籃下攻擊力、前場籃板,利文斯頓的控球中距離投籃,塔克的底角定點三分和前場籃板拼搶展開。 貝茲莫爾作為一個戰術運轉無效時的持球X因素存在,打不下去了,把球扔給他讓他試試。 就這么一套邏輯清晰,球員能力不俗,戰斗力很不錯的陣容,在東部都能混個季后賽席位了,在快船不過是第三陣容而已。 而籃網板凳上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老特里、索頓、阿蘭-安德森這些球員,這類球員的特點就是亂戰能力很不錯,可以搶分。 除此之外,進攻、防守上就沒有什么太過顯眼的功能性了,籃網的第二陣容讓德隆帶著,盡量提速,希望進入亂戰,把時間拖過去。 結果快船完全沒有讓比賽進入亂哄哄的搶分戰,而是穩住陣腳,一球一球的打,反正庫里這“毒瘤”不在,大家不用想著給他傳球造機會,一板一眼鑿就完了。 第二節,快船在五分鐘時間里,打出一波9:2,得分并不高,可是籃網僅僅拿到兩分實在是太低了,第二節他們很難開張。 德隆兩次試圖利用個人能力殺入籃下強沖,結果都被戴維斯給防了下來,德隆的爆發力相較于過去下滑不少,他曾經無敵的變向,加上大體重沖擊籃下,是很多內線防守者的噩夢。 但離開爵士后,德隆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生涯,也沒有好好磨練自己的打法,吃在爵士體系下養成的老本,在停擺期間還跑去歐洲打球撈錢,從心氣上來說,他不是保羅、科比那類人,沒有對勝利、榮譽偏執而瘋狂的追求。 當然,正因為他不是那樣的人,所以科比來到籃網,反而能更好的和德隆相處,而不是和保羅那樣,最后互相傷害。 基德叫暫停,科比、皮爾斯等主力重新登場,快船這邊也換上了巴特勒和哈登進行應對,留戴維斯在場上,讓塔克打四號位。 快船一個一大四小的陣容,讓籃網又有些無法適應,進攻加內特低位打塔克都不太打得動,防守快船陣容拉的更開了,給了哈登和利文斯頓大量活動空間。 哈登在第二節重新登場后,熱刀子切黃油一般,不停利用擋拆殺入籃網內線,上籃,再上籃,還是上籃! 哈登連續的上籃得分,讓科比和加內特都急了,尤其是加內特,拿著球直砸腦袋,恨自己年紀大,腿腳跟不上了呀。 不過科比很快命中三分球穩住陣腳,跟著加內特在低位接球,轉身跳投出手,終于進了一球,籃網稍稍拉近了比分。 可是對于哈登的防守,籃網依舊沒有太好的辦法,哈登就是擋拆后強沖籃下,沖你沒有好的蹲坑中鋒,而且哈登今晚狀態極好,手感來了誰都擋不住。 雙方這個階段迅速上分,比分來到了47:38快船依舊領先籃網隊9分,等到主力全部登場,籃網算是穩住陣腳,在第二節沒有被快船的第三陣容給沖垮了。 只不過快船的優勢已經建立,籃網下半場想要翻盤,必須找到翻盤點才可以。 半場比賽結束,比分來到57:47,籃網落后10分,哈登半場砍下了21分,并且投籃命中率極高,11投8中,只投了一個三分,剩下全是突破后的上籃,簡直無可阻擋。 閔聰達看到基德這個調整能力也是為他感到捉急,在凱爾特人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東西,為什么不拿過來直接用呢? 現在的凱文-加內特就不應該出現在四號位,而是讓他和安東尼-戴維斯一樣,做一個移動能力強,防守覆蓋面積大的五號位中鋒。 其實基德之所以不讓加內特打中鋒,主要還是出于尊重加內特個人意愿,反正這樣的老巨星抱團球隊,球星的個人想法是很重要的。 加內特當初剛進聯盟,擺明了是中鋒身高,比很多報7尺的球員個子都要高一丟,他為了不打中鋒,寧可報低一點自己的身高,好到四號位混日子。 還好,他的巔峰期趕上了大前盛世,大前鋒最為吃香的時代,成為了四號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到了下半場,不知道是基德開竅了,還是加內特良心發現,又或者是別的什么原因,加內特竟然出現在了五號位的位置上。 之前出任五號位的布拉切,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四號位,打大前鋒,和蘭多夫對位,加內特開始往里蹲坑,和小加索爾對抗。 這樣的調整對籃網來說很重要,第三節開始后,籃網防守穩固了不少,哈登的突破開始遭到雙重圍剿——基德讓皮爾斯去防哈登,老球皮利用油滑的小動作和體重上的壓制,去限制哈登的第一步。 科比上半場防哈登效果并不好,因為科比夏天減了體重,只有90公斤,扛不住哈登一頂,哈登第一步的速度起來,突破就很難擋了。 而哈登的突破如此高的效率,讓快船進攻完全被盤活,籃網還怎么防? 第三節這一問題得到遏制,哈登很聰明,試了一次感覺不太對,就放棄嘗試,他才不頭鐵,換一種方式打。 哈登開始更多傳球,把球給小加索爾,讓小加索爾在高位、低位,對籃網的內線發起沖擊。 雙方10分左右的差距,慢慢變成了5分左右,因為哈登的突破被遏制后,快船的進攻效率在下滑。 而籃網這邊,以科比為核心的進攻體系運轉依舊良好,科比今天狀態很不錯,三分冷箭很準,讓快船現場球迷感受了一把其他球隊球迷被庫里支配的恐懼。 當然,此時庫里穿著西裝坐在場下難受的要命,自己只是腳踝小傷而已,結果錯過了這場重要的對決。 最重要的是,萬一這場比賽快船拿下籃網,豈不是坐實了自己的毒瘤屬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