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十幾人的隊伍,明明有一種最合適所有人,勝率最高的打法,但為了迎合某些明星球員,或者照顧一些老將,又或者為了捧一些新星擴大市場影響力,主教練不得不改變策略和思路,為球星服務,為市場服務。 對于商業化的職業體育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快船經過幾年時間深耕,陣容穩定,上下一心,閔聰達成為教練后,球隊對他而言已然如自己的臂膀、腿腳,使用自如。 常規賽最后20場比賽,閔聰達充分向人們展現了什么叫“人類戰術精華”。 每場比賽面對不同對手,他都會派出不同的陣容,使用不同的戰術組合。 包括一些復古的戰術,在閔聰達手里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有幾場比賽,進攻端快船用起了三角進攻,防守端則玩強弱側壓迫,拖慢比賽節奏用內線鑿死對手。 又有幾場比賽,快船玩起了show-time,庫里、德拉季奇、哈登輪番控球,內線小加索爾、約基奇等笨重的中鋒全部休息,雖然內線籃板被搶爆,可是利用快速反擊和三分還是拿下勝利。 甚至有一場比賽,閔聰達還玩起了古老的“投搶”戰法,這是早期NBA沒有三分線,戰術空間比較擁擠時常用的策略,簡單說就是把比賽打成亂戰。 外線輪番突,鋒線拼命搶,就算搶不到前場籃板也要就地反搶,全場緊逼進行施壓。 這是當年尼克斯教練霍爾茲曼常用的戰術策略,后來影響了很多球隊,這套已經融入了各種籃球戰法和準則中。 不過像閔聰達這樣,以這種為基本策略,其他都隨便的還真是少見。 當然,這場打的是湖人,也贏球了……靠著最后時刻約基奇的前場籃板補籃得手,絕殺了湖人。 還有對陣勇士的第四戰,凱文-杜蘭特付出的情況下,快船還是拿下了比賽,不僅拿下比賽,還是輕松的大勝。 這場比賽打得很匪夷所思,勇士全場都不在狀態,似乎有意在隱藏實力。 總之,在開局快船就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勇士早早放棄抵抗,科爾直接不玩了,隨便打隨便輸,一副“季后賽見真章“的模樣。 總之,這種一場換一種戰術打法,主力球員經常輪休的策略,讓球隊每個人都得到充分休息。 倫納德、庫里、戴維斯等人,基本都是打一場休一場,球隊的戰績還不受影響。 閔聰達開始執教后的20場比賽,快船一場都沒有輸,以20連勝結束了2014-2015賽季的常規賽征程! 他們的最終成績是61勝21負,僅次于70勝12負的勇士隊——沒錯,勇士真的拿到了70勝,無與倫比的70勝。 史蒂夫-科爾和金州勇士成為了1996年芝加哥公牛后,第二支拿到70勝的球隊,他們的實力毋庸置疑的強大。 在常規賽結束的那一天,三條新聞刷屏,一條是斯瑪特-閔成為主教練后率領快船20連勝,執教生涯一場未敗。 第二條是勇士隊收官戰擊敗對手,成功拿到70勝,成為NBA歷史上第二個拿到常規賽70勝的球隊。 第三條則是上賽季總決賽跟腱斷裂,本賽季報銷的科比-布萊恩特在常規賽最后一場比賽復出。 籃網今年在沒有了科比的情況下,還是咬牙殺入了季后賽,雖然只是東部第八,但還是獲得了季后賽資格,因此科比一定要復出,打一場常規賽后,直接開始季后賽。 在這場常規賽收官戰中,科比拿下13分,4個籃板3次助攻,中規中矩的表現,卻贏得了球迷的掌聲和全聯盟的關注。 所有人都知道,科比的奪冠窗口已經永遠關閉了,他剩余的職業生涯就是享受籃球,但對好勝心很強的他來說,是時候離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