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詹姆斯用留存了半場的體能,一下子把快船的防守陣型給打碎了。 一波16:5的進攻沖擊波,勇士一下子領(lǐng)先了快船12分! 季后賽,還沒有哪個球隊能一下子領(lǐng)先快船12分之多,閔聰達立刻叫了暫停。 他先撤下了哈登,換上吉米-巴特勒在增加鋒線厚度,同時他也罕見的沖著球員咆哮,怒罵快船這群“狗娘養(yǎng)的”防守端就是一坨狗屎。 看得出來,閔聰達也是真的有些急了,這一波沖擊波確實很兇,可能會讓局面失衡。 這些年快船的勝利都太穩(wěn)當了,球員們贏的都四平八穩(wěn),尤其是上個賽季季后賽,快船幾乎就是一路勻速跑拿了第一,旁邊都沒有一個跟得上趟的對手。 現(xiàn)在不同了,身邊有人追上了,甚至稍一加速還超過了,這時候就考驗球員的抗壓能力和韌勁。 當然,光吼是不行的,閔聰達立刻更換了防守策略,選擇對詹姆斯進行半包夾。 所謂半包夾,就是詹姆斯一旦擋拆持球,立刻有人過來逼迫詹姆斯出球,然后馬上回自己的防守位。 不求逼迫詹姆斯失誤,而是讓他無法第一手發(fā)起進攻。 除了單防杜蘭特的塔克外,其他人只要有機會,全都要過去夾一下詹姆斯。 同時進攻端,內(nèi)線低位的單打不能放,小加索爾要增加低位強吃。 暫停回來,小加索爾立刻在低位轉(zhuǎn)身勾手命中拿下兩分穩(wěn)住了局面。 隨后,詹姆斯一拿球,在靠近中線的地方快船就開始壓迫夾擊,迫使詹姆斯出球,然后回歸正常防守陣位,破壞勇士的一傳進攻節(jié)奏。 最后戰(zhàn)術(shù)跑位不成功,湯普森外線強投不中,拿下后場籃板快船反擊。 陣地戰(zhàn),還是給小加索爾低位強打,轉(zhuǎn)身后的跳投再中,勇士不包夾,小加索爾還能打。 不過勇士似乎不怕小加索爾低位的進攻。 他們首先要解決的還是進攻問題,如果應(yīng)對快船的提前夾擊和壓迫? 詹姆斯選擇一個大膽的傳球,在遭到夾擊后他希望用傳球破掉快船的防守陣型。 打這球庫里搶斷得手,快船反擊,勇士的退守非常快,庫里沒有找到好的進攻機會。 還是給小加索爾低位,小加索爾一個內(nèi)轉(zhuǎn)身過掉了博古特,走籃下打板兩分命中,還造成了格林的防守犯規(guī)! 加罰,小加索爾加罰命中,連得7分,分差縮小到了5分。 科爾沒想到被小加索爾打了進攻沖擊波,博古特竟然被連吃三個,真的是意外。 不過這一切還都在科爾的掌控之中。 5分的領(lǐng)先優(yōu)勢,對勇士來說足夠。 于是,暫停,科爾換下了博古特。 在距離第三節(jié)結(jié)束還剩4分鐘的時候,換上了他準備已久的“秘密陣容”: 中鋒:格林,大前鋒:詹姆斯,小前鋒:杜蘭特,得分后衛(wèi):湯普森,控球后衛(wèi):利拉德。 一個純粹的小個陣容。 這是勇士在常規(guī)賽對陣快船時從未使用過的陣容。 科爾在憋了大半場后,終于亮出他最鋒利的寶劍,要迅速割斷快船的喉嚨。 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大招,他想等到更為關(guān)鍵,更為危急的時候再用。 比如打到天王山之戰(zhàn),或者系列賽局面落后等等,祭出來力挽狂瀾。 可對手是快船,是斯瑪特-閔,獅子搏兔猶需全力,更何況面對這樣的對手? 一旦被對手拔了先機,系列賽就難打了。 所以,準備了一整個賽季,甚至可以說準備了三年的陣容,就為了在西決拿下這個最強的對手! “這場我要拿下了斯瑪特,后面看你怎么解決問題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