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元末稱雄》
第(2/3)頁
“哎,大將軍將兵馬集結在了蕪湖要與楚賊作戰。卻也是不知,此戰的勝負能有幾分把握啊!”
深夜,立在一艘戰船的甲板上,俞通海遙望著池州的方向,在這夜深人靜之時,心中也不由涌起了這等想法來。
不過在這般自顧自的輕嘆了一聲之后,俞通海便也就趕忙搖了搖頭,將等不合時宜的擔憂再度拋之了腦后。
雖說楚軍這番來勢洶洶,兵力足有他們的數倍。
可是在自己的心內,俞通海卻還是相信自家國公爺,這一次也一樣能夠帶領他們走向最終的勝利。
……
又是近兩天時間無聲無息的悄然流逝,此時卻也終于是到了至正十九年七月初五了。
而在這一天,駐守在池州那邊的十數萬楚軍也終于是有了動靜。
當夏糧已然全部入庫,大軍再也無需為糧草而擔憂;派出的使者也返回,為張世華他帶來了自己愿意聽到的好消息后。已經為這一戰壓抑等待了數十日夜的張世華,也終于下達了全軍東進的命令。
先是鎮守在銅陵的三萬楚軍兵馬,武安軍白希部和武勇軍張洋部共計三萬先鋒兵馬順流東下。
緊接著便就又是龍驤軍張明通部和歸化軍扎那部,共計三萬兵馬從南岸陸上出發,領楚軍車騎之兵直擊繁昌。
而最后,作為楚王的張世華,便也就親率著武寧軍李二牛部;武定軍鄧虎部;鐵甲軍李五部;忠果軍沈軻部;安東軍萬勝部;安定軍戴壽部;忠貞軍王溥部(征戰湖廣后收復的降卒組成),共計七軍整整十萬余兵馬,浩浩蕩蕩的攜帶者必勝之心,直接對著池州之東的太平路沖殺了過去。
是以霎時間,這個有著‘太平’之名的太平路,當即便也就掀起了一陣狂風暴雨。
……
“哈哈,白帥看來此番吳軍真的是膽怯了。這繁昌城好歹也算是吳軍的前沿哨所,可吳軍倒好,就連這樣的地方,這個時候都直接拋棄掉了,連和我軍一戰之心都無有。由此,可見吳軍內部此時已然膽怯成何等模樣了。”
七月初五,早晨。被剛剛提拔成為元帥不久的武安軍軍帥白希。領著在楚軍之中素有楚王嫡系之稱的武安、武勇兩支“武”字大軍,順流東進直撲繁昌。
然而卻是沒有想到,鎮守繁昌城且素有善戰之名的吳軍將領俞通海,竟然連和楚軍交鋒的勇氣都沒有,就直接棄城而逃,從而使得楚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就占據了繁昌城這一前沿陣地。
而有了這樣一個大好開端,兩軍上下著實也不由具為歡顏。
甚至要是不隨著年齡的日漸增長而變得越發謹慎的白希壓下了帳下諸將那狂傲不已的心態,此番這些個將佐就非要銜尾追殺到蕪湖去不可。
“疆場之上,那是立尸之地,萬萬不可有驕兵大意之心。爾等莫要忘了先前大王所言的話:“浙西吳軍不用于其他,將領善戰,首領多謀。以微末之局,而成今日之基業,其絕非趁幸而起之輩,萬萬謹慎小心!”
而今日之事,也就足見吳軍戰術之妙。繁昌不過就一小城,把守這里對于吳軍來講不過也就是白增傷亡。他們舍棄此城,將城中府庫取凈,堅壁清野只留給我部一座空城。在此之時,著實乃是最合適的應對之法。
故而接下來爾等都要給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絕對不可因此就小視吳軍,明白了嗎?”
“是,末將等明白!”
眾將聞言,頓時不由精神一震,不敢再像方才那般多出狂妄之言,而是趕忙低頭答應下來。
“很好,那現在立即將此時上報大王去吧,繼續前行與否,便由大王來決策。”
這般說著,白希他擺了擺手便也就讓在場的一眾將佐們各自退了下去。
……
“傳令白希,讓白希他率領兵馬繼續向前追擊。不過告訴白希一定要謹慎小心,不要情兵冒進,讓他和路上的龍驤、歸化兩軍保持在一個步調。鎮守蕪湖的吳將徐達,乃是天下少有的善戰英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