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言盡于此,今后大秦之事,再與我無干,塞外天高云淡,你等之畏途,吾心之歸處也。。。。。。。?!? 大秦成武十六年。 南歸大軍停于河北境內(nèi),不知進(jìn)退。 因?yàn)榇髮④娳w石不知所蹤,再有大將軍木華黎不顧朝廷圣旨,率兵北去,眾將惶然失措。 接著,大將軍趙石義弟,大將軍張鋒聚力壓眾將,暫領(lǐng)兵權(quán),率軍南歸。 等到朝廷得到消息,已經(jīng)是秋天了。 自古以來,再沒有這等奇事,一位功勛蓋世,名滿天下的上將,就這么沒了蹤影,許許多多猜測,立即甚囂塵上,震驚朝堂,軍中動蕩,一時(shí)難以盡述。 不過,大將軍趙石已鴻飛冥冥,大秦皇帝陛下又值盛年,英武之名,著于內(nèi)外。 后又有數(shù)位大將軍奉詔入京,無人敢于違逆,再多的猜測和疑忌,在這樣的大勢之下,也無法掀起太大的風(fēng)浪來。 實(shí)際上,在此之前,一封奏疏已經(jīng)悄然被送入宮內(nèi)。 奏疏為大將軍趙石親筆所寫,和給張鋒聚留下的書信相比,這封奏疏,寫的很是冗長。 “今日之事,必為陛下增了許多憂煩,臣之罪也,然,此事,雖非臣本意,但事已至此,別無他途,想來陛下此時(shí),也已明白臣之苦衷。。。。。。。?!? “你我雖為君臣,實(shí)則兄弟,陛下信我,允我兵權(quán),并以王位許我,今我報(bào)之,以全君臣之義,兄弟之情?!? “臨別切切,思緒萬千,不能盡述,唯有三兩事,欲于陛下分說?!? “一來,軍中諸將,生有異心,臣本欲為陛下除之,以絕后患,但。。。。。除念及舊情,不忍下手之外,也想著,此輩,皆我大秦棟梁之才,一朝盡絕,或生動亂,或使國勢衰頹,以一己之心,而絕國家興盛之途,此帝王之心也,臣不愿為之,只能留于陛下圣裁?!? “陛下若有意,臣已使人,送上名錄,此輩,皆可重用,以代叛臣,許三五年后,軍中新老交替之下,心疾可除也。” “若陛下仁慈,有恢宏之心胸,既往不咎,也便無須多言。” “二來,微臣此去,逍遙一身,怕是今生不會再履秦地,臣之家小,愿意北上塞外的,請陛下送歸,此為不情之請,全憑陛下做主就是?!? “三來,微臣本欲回京之后,再跟陛下細(xì)述,如今也只能在此書寫一二,可惜。。。。。?!? “南唐,南宋,積弱之國,揮兵可平,算不得多大的事情,臣要說的是,軍中之事,諸人限于眼界,多有因循守舊之處。” “以臣之見,若成漢唐事業(yè),秦軍已有過之,然,陛下若想開一代之局面,不讓古之賢君專美于前,卻要另辟他途,不若著眼于水軍,海上之基業(yè),風(fēng)景佳好處,足勝陸上百倍。。。。。。?!? “若陛下無意于此,那臣可就不客氣了,許陛下十載,到時(shí)海上再無大秦之旗幟,臣便取之,到時(shí),陛下可不要怪臣才好?!?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