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射箭(2)-《漢鼎》
第(1/3)頁
劉鼎套上扳指,斜跨開腳步,凝神聚氣,狠狠地拉開鐵臂弓,搭上雁翎箭,弦至滿月,然后一松手,雁翎箭脫手而去,只聽到啪的一聲,箭鏃狠狠的射在對面的圍墻上,半截箭桿完全射了進去,發(fā)出噗的低沉巨響,正在旁邊訓練的士兵都駭然的盯著這邊。
那圍墻距離劉鼎足足八十米,是用泥磚砌成的,可以想象此箭力量的強悍。然而,令狐翼卻皺皺眉頭,惋惜的說道:“如果沒有準頭,一味遠是沒有用的。你自己看看,偏離的太多了。”
劉鼎點點頭。
令狐翼說的沒錯,的確是偏離太多了,他射箭的目標,是四號靶位,但是事實上,中箭的地方和靶位之間,至少有六米的誤差,換句話來說,就算目標是一頭大象,劉鼎這一箭也沒有絲毫的效果。當然,這一點存在很大的爭議。在唐代軍隊里面,神箭手固然受人歡迎,但是對于普通的弓箭手來說,對于準確度的要求并不高,步兵會典上的要求是“開滿即射”,意思是用優(yōu)先才用密集的箭鏃覆蓋對方,單個弓箭手的重要性并不突出。
“沒關系,力量大點畢竟是好事,可以繼續(xù)來。”令狐翼鼓勵著,重新遞給劉鼎一枚箭,循循善誘的說道:“古代射箭大師養(yǎng)由基曾經(jīng)說過,射箭,靠的不是手,也不是眼,而是心。眼法、手法固然都非常重要,可是始終不及人的心。只有心無旁鶩,才能射出最準確的一箭。”
養(yǎng)由基的故事劉鼎倒是知道的,令狐翼的話也有些熟悉,當初在部隊剛剛練習槍法的時候,教官們也說了類似的話。養(yǎng)由基本身的確是射箭大師,幾乎百發(fā)百中,前提是必須心如止水。當國王在他的射箭上下了賭注了以后,他連續(xù)三箭都大失水準,由此引發(fā)關于“心”的感悟。
令狐翼忽然說道:“聽說有人能夠連續(xù)射出三支箭,號稱連珠箭,我沒有看見過。甚至還有人可以同時在弓弦上扣上三支箭,連續(xù)射出,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可以射出九支箭,哪怕對方是大羅金仙,也要千瘡百孔。如果這三支箭都是雕翎箭的話,存活下來的紀律幾乎是零。”
劉鼎看了看手中的雁翎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雕翎箭是最上品的箭鏃,箭頭是用精鋼打造的,箭桿也是純鐵鑄成,箭尾的羽硬而堅韌,整支箭沉重、鋒利、穩(wěn)定,是射箭高手的首選。令狐翼在清淮軍這么久,都沒有看見過雕翎箭,更別說用過了。
說起箭術,令狐翼的話題就多了,在劉鼎不斷練習,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的時候,他在旁邊悠悠的說道:“宣武軍中的沈從周,就是天下聞名的箭術高手,宣武軍稱之為箭神,他據(jù)說可以在一呼氣之間連續(xù)射出三次連珠箭,每次敵人遇到他,都是一排排的倒下。我剛才說能夠連續(xù)射出九支箭的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是他從后山上來,只要一個人,就可以全部射殺藍家的全部家丁。”
烏杰正好聽到了,忍不住插口說道:“真的如此厲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