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17章 劉邦和項羽(2)-《漢鼎》


    第(2/3)頁

    劉鼎輕輕的咬咬牙,深沉的說道:“殺!”

    艾飛雨緊緊的追著問道:“那么鴻門宴上,大人若是項羽,殺還是不殺劉邦?”

    劉鼎不假思索的說道:“殺!”

    艾飛雨微微一笑,慢悠悠的說道:“然而在鴻門宴上,項羽面對劉邦,卻下不了手,以致縱虎歸山,最終導致自己烏江自刎。大人可曾仔細想過其中的原因?是因為劉邦與他無冤無仇嗎?殷通也與他無冤無仇。是因為劉邦于他有恩有德嗎?劉邦先入咸陽,已讓他恨得咬牙切齒。是因為不知利害關(guān)系嗎?范增已經(jīng)說得非常清楚:劉邦其志不在小,又有天子之氣,實在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是沒有能力殺嗎?以項羽之武功,叫誰三更死,誰還能活到五更?何況劉邦名為項羽座上客,實為階下囚,里里外外都是項羽的人,連樊噲都對劉邦說現(xiàn)在人家是菜刀砧板,我們是雞鴨魚肉。是沒有機會下手嗎?機會多的是。至少在樊噲進帳護駕前,是沒有問題的。可任憑范增又是遞眼色,又是打暗號,項羽就是默然不應(yīng),終于讓劉邦這只烤熟了的鴨子又飛了。大人還覺得項羽沒有缺點嗎?”

    劉鼎只好無奈的苦笑一聲,艱澀的說道:“有,婦人之仁啊!”

    他幾乎從來沒有想過,鴻門宴上的項羽。犯下的是如此致命地錯誤,還覺得是項羽的厚道,沒有劉邦那么卑鄙,然而,艾飛雨擊潰了他的這種想法。艾飛雨通篇只有一個意思:當殺不殺,婦人之仁也!當日項羽如果殺了劉邦,就不會有后來的霸王別姬悲劇,如果當日項羽殺了劉邦,歷史就要完全倒寫過來。英雄命喪于無賴之手。致命的地方就在這里:該殺不殺。反為其殺。

    艾飛雨字字針尖似的說道:“大人可還想效仿項羽?”

    劉鼎保持沉默。

    艾飛雨卻是娓娓道來。

    其實項羽的“仁”是敵對雙方都公認的。韓信說項羽“恭敬慈愛”。陳平說項羽“恭敬愛人”。高起、王陵則說項羽“仁而愛人”,看法相當一致。對于劉邦,他們的看法也相當一致,那就是簡慢無禮,還喜歡侮辱別人。*****這些話都是當著劉邦地面說地,應(yīng)該說相當可信。實際上劉邦也正是這樣。他喜歡罵人。罵蕭何、罵韓信、罵手下所有人。不高興時罵。高興了也罵。即便要封人家官爵,也要先罵一句他媽地,活脫脫一副流氓土匪山大王地嘴臉。在劉鼎看過的小人書里面,對這方面的刻畫是極其細膩的,劉鼎的印象非常深。

    至于待人接物,治國安邦的各類禮儀,劉邦更是一竅不通。甚至不知禮儀為何物。他極為蔑視厭惡講禮地儒生。說是一看見他們頭上的帽子,就想扯下來當尿壺。儒生名士酈食其去拜訪他。他居然大大咧咧地叉開兩腿坐在床上,兩膝上聳著讓兩個女孩子給他洗腳。于是酈食其正色說,足下既然打算誅滅無道的暴秦,就不該這樣傲慢無禮地接見老先生。劉邦這才連忙起身,整整衣冠說對不起,然后請酈生上座。蕭何向他推薦韓信,講了一大通道理,他揮揮手說看你蕭何面子,就讓他當將軍好了。蕭何說你讓他當將軍他也會走。劉邦又說,那就當大將軍好了,你叫他進來吧!蕭何說,你這個人,向來就簡慢無禮。如今要拜大將軍,怎么就像使喚小孩一樣如呼小兒耳?怪不得韓信要走了。劉邦這才答應(yīng)擇吉齋戒、設(shè)壇其具禮。

    劉邦之無禮,實在和項羽的溫情重禮形成鮮明的對照。相對而言,項羽卻是比較注重禮節(jié)的人,雖然他外表看起來是非常粗魯?shù)模墒菂s從來沒有在外人地面前出過丑。盡管劉鼎并不知道虞姬地身份來歷,但是聽艾飛雨的口氣,想必也是名門閨秀,和項羽是門當戶對地。至于劉邦的妻子,似乎只是小人家出身,和虞姬的形象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艾飛雨緩緩的說道:“大人可曾想過,恭敬愛人的西楚霸王項羽,卻不如簡慢罵人的流氓劉邦得人心,這又是為什么?”

    劉鼎搖搖頭,期待的說道:“愿聞高見。”

    艾飛雨不緊不慢的說道:“事實上,韓信他們回答了這個問題。高起和王陵在總結(jié)劉項的成敗得失時對劉邦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可是陛下派人攻城掠地,打下來就賜給他,這就是與天下同利了。項羽呢?打了勝仗不論人家的功勞,占了城池不給人家好處,當然要丟天下了。韓信說得也很明白:項羽這個人,為人還是挺不錯的,很關(guān)心體貼人。可是,別人有了功勞,原本應(yīng)該封土賜爵的,他卻把那印信捏在自己手里,摸過來摸過去,弄得印角都摸圓了也舍不得給人,這簡直就是婦人之仁。的確,同封土賜爵、升官發(fā)財相比,噓寒問暖、送湯送飯又算什么?比起劉邦的大把送錢、大片賞地、大量封官來,項羽確實刻薄吝嗇。\\\\\\”

    “項羽的刻薄吝嗇有時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占領(lǐng)了咸陽,卻放著現(xiàn)成的皇帝不做,現(xiàn)成的帝都不住,只是燒殺掠搶一番,把金銀財寶漂亮女人裝滿了車子,又跑回彭城當西楚霸王去了。有人勸項羽說,關(guān)中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建都于此。可定霸業(yè)。他卻說,富貴了不回老家去,豈不是穿著漂亮衣服在黑夜里出行衣錦夜行,誰看得見?這真是小家子氣!所以這人當時就議論說,人家都說楚人不過是大彌猴戴高帽子沐猴而冠,果然!”

    說到這里,艾飛雨意味深長的說道:“大人可從中理解到一些什么?”

    劉鼎緩緩的點點頭,感慨的說道:“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艾飛雨輕輕的點點頭,悠悠的說道:“大人這七個字總結(jié)的很好。項羽終其一生。都是孤獨地。只有一個女人。一匹駿馬,最后天下的英才,全部都跑到了劉邦那邊去。難道這天下的英才,都是笨蛋,都不知道項羽是英雄,劉邦是無賴嗎?不!他們是知道的。而且他們知道的非常清楚。但是,他們更清楚,他們從項羽那里只能得到小恩小惠,只有從劉邦那里,才能得到大富大貴。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項羽沒有利益給人,如何聚集天下天才?韓信、陳平原來都是項羽麾下的人。可是最后都投靠了劉邦,這顯然能說明很多問題。”

    “鷹揚軍同樣如是!我最擔心的,就是大人你覺得自己本領(lǐng)過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乃至怠慢天下英雄。大人在鎮(zhèn)海駐足三個月,可曾封官許愿?沒有!投靠大人的李怡禾、王原、林俊、刁奇等人,可曾得到任何引人注目地封賞?沒有!昔日商鞅變法,尚須立竿見影,大人如果不做出一些像樣地舉動來,江東才俊如何肯歸附?大人須知,他人也象大人一樣,希望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如果大人總是蓋住他們地光輝,不但吸引不到更多地英才,而且,就連現(xiàn)在在大人身邊的人,都會對大人失望的,最終,他們都將會離開大人而遠去的。到時候,大人極有可能像項羽一樣,只剩下孤家寡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