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19章 劉邦和項羽(4)-《漢鼎》


    第(2/3)頁

    “大人經常對鬼雨都戰士灌輸各種各樣的思想,努力鍛煉他們的意志和毅力,固然是極好的做法,然而,大人的思想,還是要建立在人人都是自私的基礎之上。人,都是有私念的。古語有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怕是孔圣人,同樣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何況是普通人?要他們排除私念。和大人共同進退,誓死奮戰,只有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利益,讓他們忘卻私念,努力追求,才能讓他們始終保持戰斗的動力。想必大人也明白,掛在驢子前面的青菜,總是最誘人的。”

    “不能替別人著想的人,其實對自己也缺乏體驗;而能夠以己度人的人。也多半有自知之明。劉邦確實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百無一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用計沒有謀略,打仗沒有武力。因此他把這些事情都放手交給別人去做,自己只做兩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決斷。這樣不但避免了自己地短處,也調動了別人的積極性。一舉兩得。加上他明是非,識好歹,善于聽取別人意見,勇于改正自己錯誤,又能容忍別人的過失,不拘一格用人才,也使得別人心甘情愿為他所用。從而在身邊集結起一群英雄豪杰。并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比如樊噲有勇,張良有謀。韓信會將兵,蕭何會治國,這些人簡直就是天生為他安排的。結果他這個為人上者當得非常瀟灑,也非常成功。項羽不懂得這個道理,自恃天下英雄第一,什么都自己來,反倒吃力不討好,變成光棍一條。”

    劉鼎似乎覺得艾飛雨意有所指,卻又不知道是什么,遲疑片刻才說道:“我……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嗎?”

    艾飛雨果然毫不避諱的說道:“大人需要改正的地方很多。** ***”

    劉鼎努力端正心態,平靜的說道:“請講。”

    艾飛雨淡然自若地說道:“大人可否想過,自己麾下有哪些杰出地人才受到地待遇是不公平地?”

    劉鼎努力想了想,沉吟著說道:“沒有了吧?”

    艾飛雨“目視”劉鼎,毫不客氣的說道:“崔碣、王承顏,皆是刺史乃至三公之才,請問大人將他們放在了什么地方?”

    劉鼎苦笑著說道:“我知道他們可以擔任刺史,可是我目前只有舒州地區,只有一個刺史的職務,哪里有地方安排他們擔任刺史?就算我將佴泰撤換掉,他們兩個也只有一個可以擔任刺史啊?”

    艾飛雨冷冷一笑,森然說道:“壽州可有刺史?光州可有刺史?穎州可有刺史?”

    劉鼎微微一怔,隨即恍然大悟。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誰說自己只有舒州地區,誰說自己只能任命一個刺史?

    朝廷的詔令說得明明白白的,舒州、壽州、光州和穎州,都是鷹揚軍節度使的轄地,雖然說壽州、光州、穎州還沒有收復,還控制在淮西軍地手中,可是朝廷已經明令將這三個州劃歸鷹揚軍節度使管轄范圍,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自己任命這些地區的官員,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崔碣、王承顏兩人,死忠于朝廷,總是要將舒州的財稅往外送,自己不得不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將他們調到了鎮海地區,暫時委屈委屈他們。事實上,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任命他們為這些地方地刺史,這些地方都控制在淮西軍地手中,想要收復這些地方,就必須集中舒州的全部力量,換句話來說,崔碣和王承顏兩人,必須無條件地支持鷹揚軍的各種軍事行動,否則自己就可以用朝廷的詔令光明正大的要求他們配合,到那個時候,他們哪里還顧得上朝廷?

    什么叫做陽謀?這就是陽謀!

    陰謀是見不得人的,陽謀卻可以光明正大的公示出來,而且還人人叫好。

    劉鼎心悅誠服的說道:“飛雨,你應該早日提醒我的。”

    艾飛雨淡然說道:“現在亦未晚矣。”

    劉鼎用力的點點頭,果斷的說道:“回到舒州,我立刻發布命令,任命崔碣為穎州刺史,王承顏為壽州刺史。”

    艾飛雨微微一笑,漫不經意的說道:“大人似乎還漏了一個人。”

    劉鼎微微思索片刻,好奇的說道:“還漏了誰?”

    艾飛雨輕輕的說道:“張曦均。”

    劉鼎愕然說道:“他不是我的人。”

    艾飛雨含笑說道:“大人此言差矣!什么叫做他不是我的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人既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就應該敞開胸懷,廣泛招攬天下英才,為己所用。如當初太宗皇帝所言,天下豪杰,皆入我磬中矣。大人應該作出高姿態,派人到鎮海去請張曦均出任光州刺史。以飛雨的估計,張曦均斷然不肯接受,但是大人決不可放棄,一定要繼續派人相請,言辭懇切,禮輕情重,以誠相待。張曦均是否愿意出任光州刺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要讓天下人都看到。大人是如此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只要此事傳出,還不愁江東俊彥滾滾而來?劉鼎鼓掌說道:“要不然,我去學劉玄德,三顧茅廬相請?”

    艾飛雨含笑說道:“這個不必。** ***張曦均并不是什么杰出才俊,最多算是平庸之輩,若他真地做了光州刺史。恐怕難以駕駑當地復雜的局勢,尸位素餐,反而不美。張曦均此人素有自知之明,大人再三派人相請,他可能會答應出任營田副使或司馬參軍之類的職務,此乃他的專長,只要他答應為鷹揚軍效力。則歙州張家一等才俊。都全部納入大人的磬中矣。既然有張家為榜樣,想必江東四大家。朱張顧陸,都會派人和大人接洽的,到時候大人只要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熱誠相待,天下俊彥自會暗自思量,最終源源不斷而來。”

    劉鼎含笑說道:“此計甚妙!只是,光州刺史飛雨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艾飛雨謹慎的說道:“此乃大人決策,飛雨所提不過是建議而已,還需大人再三思量。以飛雨地觀察,大人不妨讓盧觀影嘗試嘗試,盧觀影頭腦靈活,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又有年輕人地闖勁,要比張曦均更好。光州位置重要,處于淮西軍地四面包圍之中,形勢復雜,刺史必須能夠殺出一條血路來。而且,大人提拔盧觀影,也是刺激鷹揚軍內部地青年俊彥,希望他們盡快的成長起來,這對于鷹揚軍長久保持活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劉鼎毅然說道:“一切當如飛雨所言!”

    艾飛雨感慨的說道:“大人不學西楚霸王,飛雨放心矣。項羽不知人,也不自知。不知道哪里是自己所長,哪些是自己所短,當然也不肯認錯。直到最后兵敗垓下,自刎烏江,還說是天要亡他,他自己什么錯都沒有,真是死不認錯。大人深知自己不懂內政,所以極少插手,放手讓佴泰和諸葛斌自行決策,又大膽使用崔碣和王承顏,顯然要比項羽高明。劉邦也犯錯誤,而且犯判斷錯誤和戰略錯誤,但他肯認錯,也肯改。大人在溧水城戰斗以后,能夠主動承認自己的不足,也讓飛雨感覺欣慰。天下沒有不犯錯的人,也沒有不打敗仗地將軍,衛青、霍去病都是在不斷的勝敗勝敗中成長起來的,鷹揚軍也不外如是。大漢建立以后不久,劉邦對形勢和軍情作出錯誤判斷,實則中匈奴誘兵之計,不聽婁敬的極力勸阻,親自帶兵挺進,深入敵方腹地,結果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幸虧用陳平密計,買通匈奴內部一個關鍵人物的夫人,才得脫離危險。劉邦班師回到廣武,立即釋放關押在那里的婁敬,向他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并封婁敬兩千戶,升關內侯。”

    “這樣的度量,項羽是沒有地,項羽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地錯誤。看來,劉邦確實是英雄。他的公開認錯,便正是他英雄氣度地表現。飛雨熟讀史書,發覺沒有幾個帝王將相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們只要一躍而起,成為王侯將相,就立即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天才、全才,什么都懂,什么都會,什么都能發表高見、作出指示,而且句句是真理,事事都正確。如果他那愚蠢的見解被部屬批駁,就會火冒三丈,或者懷恨在心。如果他的判斷錯誤和決策錯誤居然被實踐和事實所證明,那個提意見的人就會更加倒霉。大人熟習的官渡之戰中,袁紹不聽田豐之勸而敗北,為了挽回面子,掩飾錯誤,竟然殺了田豐。總之,他們只會用新錯誤去掩蓋舊的錯誤,而決不會認錯,更不會公開認錯。這絕對是致命的缺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