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過年了(2)-《漢鼎》
第(3/3)頁
北面,是韋紹禹和吳鎖驁管轄嚇得光州。之前,秦宗權曾經下令光州給淮西軍提供大量的糧草,否則就要派遣大軍消滅光州的清淮軍,但是光州實在無法提供足夠的糧食出來,秦宗權于是調集了大軍,準備一舉夷平光州,偏偏宣武軍突襲淮西軍,秦宗權不得不將集合起來的部隊,使用到對抗宣武軍上面來,光州因此逃過一劫。
可以這么說,光州是淮西軍的附庸。光州本身的清淮軍已經不多,數量還不足三千人。而且還處于淮西軍的嚴密監視下。光州清淮軍和淮西軍肯定是有矛盾的,他們不愿意接受淮西軍的壓榨。但是他們同樣不愿意看到劉鼎地到來。當初孫雁昊的死,讓鷹揚軍和光州清淮軍結下了深仇,韋紹禹和吳鎖驁都發誓此生不和鷹揚軍來往。
說了這么多,其實鷹揚軍最大地麻煩,依然是淮西軍。淮西軍是鷹揚軍最大的目標。也是未來數年最終地目標。打敗淮西軍,不但是朝廷的要求,也是鷹揚軍茁壯成長的必然選擇。得中原者得天下,這是恒久不變的道理,凡是定都江南的王朝,延續地時間都很短暫,只有那些定都北方的王朝,才可以綿延百年。哪怕劉鼎的歷史知識不多,也明白這個道理。
八角鎮戰役以后,雖然淮西軍的勢力有所削弱。內部精銳的紫焰都和血霸都都受到極大的損失,但是并不代表他們已經是不堪一擊。相反的,在光啟元年的年底,淮西軍看起來是更強大了。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尤其是在八角鎮打敗了宣武軍以后,淮西軍的勢力,似乎達到了巔峰狀態,所管轄的區域也是有史以來最大地。淮西軍節度使秦宗權,大有據臨天下的態勢。一時間,在淮西軍的周圍,各個節度使都暫時被迫固守,淮西軍則連續出擊。連續攻陷了好幾個州。唯獨陳州刺史趙,死死的擋住了淮西軍地進攻。
為了表彰趙的杰出表現。朝廷下令在陳州成立忠義軍,由趙擔任節度使。趙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己不能離開宣武軍而單獨抗擊淮西軍,因此和朱全忠的關系很好。朱全忠也需要趙這樣意志堅定的人物來牽制秦宗權,兩人一拍即合,使得宣武軍和淮西軍的爭奪,又充滿了變數。究竟誰勝誰負,誰也不知道。
鷹揚軍明年的方針,是非常明確的,基本戰略是:“奉天子,修耕植,貯軍資。”。
在明年,鷹揚軍要高高的抓緊天子這面大旗幟,借天子地名義攻擊他人。任何政治斗爭,都是需要旗幟地,越是正面的旗幟越好。三國時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知道是多少節度使地夢想。在經濟上,則是不斷的發展內功,提升自身的實力,為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積累足夠的資本。舒州不缺糧食,這是很大的優勢,但是如何將糧食的優勢盡可能的發揮出來,卻有待研究。
鷹揚軍的軍事戰略,具體來說,是北面防御,東面爭取,南面滲透,西面引誘。
北面,是清淮軍控制下的壽州,實力不強,還有大別山作為天險,對鷹揚軍基本上沒有威脅。同樣的,鷹揚軍想要對其產生威脅,卻也不容易,在沒有打敗壽州的淮西軍之前,鷹揚軍根本不可能對光州動武。所以,劉鼎命令駐守霍山縣的熾字營,加緊時間剿滅大別山的匪徒,以便將熾字營從霍山縣騰出來,投入對壽州的進攻。
這里有個小小的插曲,就是大別山的匪徒,在彭飛虎的折騰下,基本上消耗的差不多了。彭飛虎睚眥必報,在劉鼎連續取得進展的同時,他的復仇行動也進行的有聲有色,六張臉等匪徒都被彭飛虎消滅掉,那些曾經侮辱了他妻女的匪徒,都被他煎皮拆骨,一塊塊的掛在大別山的千年大樹上。由于舒州刺史衙門的引誘,不少的匪徒都轉行做了伐木工人,加上鷹揚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彭飛虎也意識到自己如果主動招惹劉鼎的話,后果將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他開始有意識的收斂自己的行動。艾飛雨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彭飛虎完全有投誠的可能性。
東面和東南面是鷹揚軍重點進攻的方向,包括廬江和鎮海地區。明年鷹揚軍的重點戰略目標,就是奪取廬。廬江,是淮西軍的大別山以東最南面的據點,鷹揚軍一旦攻克廬江,回旋的余地將會成倍擴大,而且可以出擊的地方更多。然而,鷹揚軍想要攻占廬江,卻不是容易的事情,只要是廬江暴露在鷹揚軍的爪牙之下,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鷹揚軍肯定要對廬江動手。淮西軍不是傻子,所以他們拼命的加強廬江的防御,他們不但在廬江修建了無數的陷阱、壕溝、鹿巖等,還在廬江的周邊地區部署了大量的兵力,誓死反擊鷹揚軍的進攻。
依據劉鼎的估計,沒有一年半載的拉鋸戰,是絕對不可能穩住廬江的。淮西軍對于廬江這個最南面的據點,還是看的很重的,一旦他們丟失了廬江,鷹揚軍就會和保信軍完全連到一塊,盧瑭、張佶和劉建鋒三人,都先后到蔡州覲見了秦宗權,可能是秦宗權當面和他們許諾了些什么,他們都表現的非常積極,日以繼夜的加強廬江的防務。
在爭奪廬江的問題上,各個軍官都爭論的十分激烈,每個人都知道廬江之戰將會非常的艱苦,但是越是艱苦,才越顯得自己的功勞突出。除了向來沉默的黑粉部隊之外,忠字營、勇字營、飛營都搶著要擔任主攻。忠字營的李天翔認為,勇字營總是老二的角色,不公平,這次說什么也要做回老大。勇字營的楊璧鱗覺得上次攻擊溧水城,暴露了很多問題,勇字營已經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改善,廬江之戰正是最好的檢閱。飛營的楊鷺颯則覺得,飛營是新部隊,新部隊就要承擔艱苦任務,才能盡快的成熟起來。三個人吵翻了天,劉鼎始終沒有表態。快中午的時候,劉鼎緩緩的說道:“暫時散會!下午再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