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順流逆流(2)-《漢鼎》
第(1/3)頁
本書7月22日大封推,請求月票支持,謝謝!兄弟們,給我一張月票吧,我要華麗一個月
山南東道,隋州。
隋州今湖北隨州是鷹揚軍襄州攻略的第一個目標。隋州位于襄州的正東偏南方向,距離襄州只有不到五百里的距離,一直都是山南東道和淮西軍交界的前線。剛開始的時候,山南東道軍隊在這里和淮西軍經常展開拉鋸戰,造成大片的生靈涂炭,隋州城也受到嚴重的破壞。到后來,不知道為什么,山南軍和淮西軍在這里的戰斗,越來越不激烈了,雙方好像很有默契似的,看到對方到來,就主動的撤退,等對方駐扎了一段時間以后,再去將它奪回去,往往這個時候,對方也會識趣的撤退。
在田令孜統管神策軍期間,山南東道的戰事同樣是他主管。在他當政期間,淮西軍勢大的時候,山南軍就主動撤退;淮西軍撤離的時候,山南軍則毫不客氣的尾隨而來占領,這樣奇怪的戰爭,延續了足足三四年的時間,常常讓外界的人看得一塌糊涂。楊復恭出任神策軍中尉以后,覺得這樣的拉鋸戰沒有什么意思,于是下令調走駐扎隋州的軍隊,將這里變成了不設防的城市,當時淮西軍也沒有占領這里。直到馬殷進入襄州以后,才立刻派遣五千淮西軍控制了這里,隋州城的城樓上最終插上了淮西軍的大旗。
接到進攻襄州的命令以后,楊鷺颯立刻率領軍隊從黃州出發,一路越過安州的孝昌、應山今湖北廣水地區,飛速的趕往戰區。他們經過的地方,都是安陸豪強周通的轄區,但是他已經按照鄂州聯合會議的相關決議,開放了所有地通道,只有安州城除外。同時。周通還將承擔鷹揚軍在襄州攻略期間地大部分糧草。其中的半數是鷹揚軍支付價錢,其余的半數則是免費地。由于鷹揚軍就在安州境內行軍,糧草倒是無缺。行軍的速度自然很快。
楊鷺颯率領地東路軍主力是飛營、鬼臉都、鶴字營和火字營,總兵力大約五千余人。鬼臉都曾經在楊鷺颯的指揮下作戰。當初在巴水左岸一起消滅了申叢率領的淮西軍,和楊鷺颯直接指揮的飛營可謂是老熟人了。鶴字營和火字營卻是從鎮海地區調來,他們還從來沒有成建制的經歷過實戰,甚至有些新兵地訓練還沒有完成,他們的指揮官張祥鶴和劉火對楊鷺颯也非常地陌生。對于這兩個營的廣大官兵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趕路,日夜不斷的趕路。中間只有很短的休息時間。
安州的東北地區,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大別山和桐柏山的余脈,都在這里蔓延,道路就這樣綿延起伏,在山嶺間穿梭,經常一眼就能夠看到對面山上的道路,可是走起來卻要兩三個時辰,有時候整整走一天,都翻不了幾個山頭。全軍上下。包括馬匹在內,都累得夠嗆。安陸豪強周通派來供應作戰物資的人員。看到鷹揚軍如此拼命,也是暗自咂舌,他們安州地軍隊可做不到這一點,難怪鷹揚軍會越打越強。
盡管連續行軍很累,掉隊地人員也不少,然而,鷹揚軍東路指揮使楊鷺颯,對部隊的行軍命令,永遠都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全速”,要求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加快前進地速度。掉隊的人員暫時不要管,讓他們在后面跟上,所有能夠跑起來的部隊,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跑起來,如果要累死,那也要累死在進攻襄州的路上。\\\\\在他的勒令下,鷹揚軍前鋒部隊只用了不到七天的時間,就殺到了隋州城下。
隋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鄂州,西接襄州,北臨申州,南達荊州,古籍記載是居“荊豫要沖”,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在軍事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別的不說,單單是這里處于豫州和荊州的中間位置,就可以想象到它的重要性。它同時還是襄州的門戶,從南方進軍襄州的軍隊,要攻克襄州,首要條件就是攻克隋州。
撇開軍事價值不談,隋州其實是很有名氣的,這里是炎帝的故鄉,神農嘗百草的神農故居也在這里,大詩人李白在這里也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春秋戰國時期也出過不少的名人。不過,對于當地人來說,最耳熟能詳的還是隋文帝楊堅,北周時期,楊堅的封地就在隋州,所以他篡奪北周政權當了皇帝以后,國名就是“隋”字。作為楊堅的故鄉,隋州在有隋一代,都得到朝廷的極大照顧,經濟發展很快,和襄州相比也毫不遜色。
然而,好景不長,隋朝很快就滅亡了,隋州也隨之被遺忘。歷史變遷,戰亂頻仍,幾百年的時間過去,隋州已經沒有了昔日繁華,只剩下滿眼的破落和蕭敗。山南軍、朝廷神策軍和淮西軍經常在此出沒,他們雖然不在這里打仗,可是卻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搜掠上,有時候兩軍相遇,不是進行戰斗,而是進行掠奪比賽,看誰掠奪的資財多。當地的民眾被殺的殺,擄的走,走的走,現在已經不剩幾個人了。根據典籍記載,隋州最興旺的時候,也七萬余戶三十余萬人,現在應該不到三成了。整個山南東道里面,除了荊州之外,恐怕就是隋州的人口最少了。
楊鷺颯率軍到達這里的時候,一個叫做荀湘的地方士紳,已經在三眼都的動員下,悄悄的前來拜訪楊鷺颯。他帶來了大量的蜜棗、板栗、銀杏,這都是隋州等地的特產,讓一路上氣喘吁吁的楊鷺颯等人,過了一把癮。鷹揚軍從他身上了解到很多信息,經過和之前三眼都提供的情報校對,沒有發現什么大的異常,看來馬殷在得知鷹揚軍大舉進攻襄州以后,并沒有對隋州的防務做出大的調整。當然,最大的可能不是馬殷不想,而是他沒有能力。他現在手上的兵力也不多。實在不能往隋州增兵了。
山南東道節度使趙德湮投降淮西軍以后,隋州刺史王杰猶豫不決,不知道應該如何取舍。但是他的侄子王家瑞經受不住淮西軍地誘惑,帶人投降了淮西軍。至于王杰地下落,現在還不明確。在馬殷到達襄州以后,淮西軍調來了一支部隊,控制了隋州城,指揮官叫做段玉。兵力大約為五千人。但是由于淮西軍到來的時間還不長,并不能完全控制隋州周圍地區的局勢。只能暫時窩在城內。
至于隋州當地地部隊,都全部被打散了,其實隋州也根本沒有什么正規的部隊,之前都是山南軍駐守,山南東道有趙德湮這樣地節度使,山南軍的戰斗力可想而知。后來楊復恭接管神策軍,曾經有神策軍到達這里一段時間,但是他們不是來跟淮西軍作戰的,而是來跟神策軍征糧的,搜刮完以后就離開了。^^ ^^
馬殷進入了襄州以后。立刻看中了隋州這個地方。派兵駐守,將其作為襄州的前線。襄州地易幟。震動天下。對于淮西軍來說,山南東道的突然歸降,似乎也有點出乎意料,讓淮西軍自己也有點措手不及。盡管淮西軍馬上做出了反應,派遣強有力地將領進駐,從荊南調集淮西軍火速北上。但是,淮西軍要徹底控制山南東道,不是容易的事情,山南東道有六個州,人口不多,區域卻很大,馬殷手下只有三萬的淮西軍,根本無法控制這么大的區域。
如果是在平時,秦宗權早就將大量的軍隊調集過來,對山南東道實行高壓控制,盡快的將這里全部搶掠一空,以彌補淮西軍的損失。可是偏偏這時候不行,他正在許州、豫州附近和宣武軍打得熱火朝天,兵力的使用已經到了極限,根本無法抽調出任何的兵力,他甚至還想從荊州抽調部隊回來蔡州呢,所以現在馬殷能夠弄到的兵力,只有來自荊州地秦宗言,然而秦宗言要控制荊州,當然不能將全部兵力都抽調給他。馬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要小心翼翼地盤算著手上不多的兵力,看如何利用,同時瘋狂地擴軍備戰。
其實馬殷很急,就如劉鼎很急一樣。他們倆都知道,山南東道的地方太大了,處于搖擺狀態的勢力太多,他們還沒有拿定主意,準確來說,是他們還沒有看清楚形勢,不知道要不要投降淮西軍。如果淮西軍勢大,那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鷹揚軍勢大,那又是另外一番狀態了。
時間。
最重要的還是時間。
淮西軍需要時間來鎮壓山南東道的搖擺勢力,盡快的消化山南東道可以提供的一切戰力。鷹揚軍則是要搶在這些搖擺勢力全部倒在淮西軍懷里之前將他們拉攏過來,以減少進攻襄州的阻力。或許相差一個月的時間,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后果。
楊鷺颯當即召集軍官開會。
一會兒的功夫,刁奇、張祥鶴、劉火三位營指揮使都先后趕到,各營的主要旅帥林俊、沈夢、劉虎、烏杰、劉棟、裴勇等人也先后來到。由于拼命的趕路,每個人的身上都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除了大口的喝水之外,就是拼命的吃桌面上的蜜棗和板栗。幸好現在還是春天,氣候還是很宜人的,要是大熱天的話,那肯定會更加糟糕,這也是劉鼎和艾飛雨要盡快發起襄州戰役的基本原因。
楊鷺颯將大體的情況說了,隋州城的防務不是很強,兵力也不多,如果鷹揚軍全力猛攻,應該沒有問題。然而,由于鷹揚軍加速趕路,攻城武器都還在后面沒有上來,尤其是拋擲震天雷的投石機,還有三天的時間才能到達,這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要是發起強攻,肯定會增加傷亡。不過,楊鷺颯沒有等大家討論,就直接說道:“我準備在三天之內拿下隋州!”
刁奇等人面面相覷,沒有接話。
三天之內要是能夠拿下隋州,自然是最好不過了,這樣可以為鷹揚軍創造很多有利的戰機。問題是,鷹揚軍從后方急匆匆的趕來,正氣喘吁吁的,官兵們都疲憊不堪,在沒有攻城武器的協助下。尤其是沒有震天雷的協助下。依靠臨時制造的簡陋竹梯,進攻隋州不容易。^^ ^^就算能夠攻克隋州,鷹揚軍自己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刁奇因此提出異議:“小楊帥。我們沒有攻城武器,如何能夠保證我們在攻克隋州以后。還有足夠地兵力阻擋淮西軍地增援?我們只有五千多人的兵力,要是在強攻隋州的時候消耗太大,后面地任務就不好完成了。”
劉火等人都是頻頻點頭。
他們當然不是舍不得犧牲,而是因為劉鼎交代給他們的任務,是非常繁重地。他們不但要攻克隋州,還要擋住來自東面的淮西軍增援。如果他們在進攻隋州的時候損失太大,后面打援就會遇到很多的麻煩。隋州距離淮西軍的老巢蔡州只有一千多里地距離,淮西軍會不會大舉增援,誰也不敢下否定的結論。
楊鷺颯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其他旅帥,慢慢地說道:“我有說要強攻隋州嗎?”
刁奇等人都頓時愕然。
不強攻隋州?三眼都在城內策反了敵人嗎?怎么沒有聽到消息?
楊鷺颯高深莫測的笑了笑,隨即冷峻起來,不動聲色的說道:“山人自有妙計,隋州不用強攻即可攻克。全軍今晚抓緊時間休息,明天一早另有安排。刁奇、劉虎、烏杰、沈夢留下來。其余人解散!”
張祥鶴等人疑惑的答應著。各自忙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