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三伏天(1)-《漢鼎》
第(2/3)頁
李天翔率領罡字營駐扎在黃州,和鄂州隔江相望,除了威懾周圍地區,尤其是鄂州以外。還將承擔收復荊州地任務。鄂州地地理位置同樣很重要。處于鷹揚軍的下頜位置。襄州和舒州之間,就是通過鄂州連接的。一旦鄂州被敵人控制,鷹揚軍就容易失去機動性,被敵人攔腰截斷。這從兵法上來講,是非常忌諱的。
盤踞鄂州地鄂岳節度使路審中,也漸漸的意識到,在鷹揚軍的高壓下,他已經不可能保持**的地位。他麾下的武昌軍。已經被鷹揚軍地勝利所吸引,好多人都開始有投奔鷹揚軍的念頭。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鞠嫦曦又避而不見,他一下子蒼老了很多。根據殷紅林的報告,路審中的日子,恐怕是不多了。
勇字營駐扎在襄州,將會直接承擔攻擊長安的任務,他們是最擅長進攻的部隊。赫赫有名的陌刀隊,令敵人聞之色變。但是在短期內,他們地主要方向,應該是山南西道,尤其是在劉鼎前往興元府覲見的這段時間。勇字營將要保持對整個神策軍的高度壓力。以防止楊復恭在旁邊搗鬼。
四大營的基本方向都是經過仔細衡量才確定的,一般都不再進行大地變動。換句話來說。除非是組織非常大地戰役,否則。他們各自的方向應該是基本不會變了,即使需要動用他們增援另外一個方向,也只是抽調部分地兵力而已,某個方向上需要增加的兵力,主要是依靠機動部隊來承擔。
從目前地局勢來看,最危險方向的依然是山南東道。西面的神策軍應該沒有什么大作用,但是北面的長安,是所有勢力爭奪的焦點,一旦鷹揚軍想要發起對長安的攻擊,那就是捅馬蜂窩了。無論是鳳翔軍、寧軍,又或者是突厥人,到達長安的時間都在三天之內。
因此,鬼臉都、糝潭都、鶴字營,火字營、鐵槍都,將成為鷹揚軍的主要機動部隊,主要集結在山南東道境內,隨時應付即將發起的戰斗,這次整編計劃,最難確定的就是他們所承擔的任務,還有部隊建設的側重點。
鬼臉都和糝潭都,最終都要成為罡字營這樣的全能戰斗部隊,和四大營一樣承擔骨干作戰任務,只要有大型戰役,他們應該都是無法缺席的。但是兩者建軍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這完全是根據當前的實際需要來確定的,中間耗費了劉鼎非常多的心思。
鬼臉都主要向著山地步兵方向發展。
山南東道以西,從襄陽城到興元府,又或者是到成都,基本上都是山地,崇山峻嶺,羊腸小道,是這些地方的主要特色。只有能夠迅速翻山越嶺的部隊,才能在這些山地健步如飛,否則,很可能還沒有見到敵人,就已經被山嶺拖垮了。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有針對性的展開訓練,并且在武器配備上也有所側重。
鬼臉都主要裝備單手武器、單手盾牌、單兵弩,士兵的盔甲也是最輕的皮甲,基本不配備重型武器,主要攻堅方式是依靠**包爆破。無論是從襄州經興元府進入川中,還是從荊州經渝州進入川中,都需要翻越大量的山地,因此,鬼臉都戰士們,注定了要練就一雙鐵腳板,還有無比矯健的身手,甚至還有逢山開路,遇水填橋的能力。
“如果你們不介意,我希望你們都要變成猴子,最靈活的猴子。”
劉鼎私底下對鬼臉都的所有軍官這樣表示。
相反的,糝潭都則向著重型步兵方向發展,他們主要是在開闊地作戰,他們要有最強大的攻擊力,最強大的防護能力。因此,糝潭都基本都是裝備雙手武器,大型塔盾,包括陌刀、大砍刀、戰斧等,每個戰士的盔甲也是最厚的,最輕的一套盔甲,重量也在三十斤以上。盔甲、頭盔、護臂、護腕、鐵履,全身裝備加起來,他們要承載超過一百斤的重量。換句話來說,他們從頭到腳,都被厚厚的鐵皮包裹著。
我國的重步兵,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秦漢時期的重步兵,都在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重步兵到南北朝時期達到巔峰狀態,當時的北魏重步兵,戰斗力非常強大,有“破軍”稱號,意思是無軍不破,可惜最后隨著北魏地滅亡而滅亡。隋朝也有部分重步兵。但是卻不占主流了。到了唐代。重步兵基本消失。
糝潭都地建立,充分吸收了北魏重步兵的優點,改正了缺點。糝潭都的主要武器,都是秦漢鐵匠鋪最新打造的。為了滿足糝潭都地特別需要,秦漢鐵匠鋪還派人在糝潭都專門搜集各種意見,以改善武器裝備。糝潭都最基本的要去,就是即使面對敵人的騎兵,也有一戰之力。當然。這樣的重步兵,還指望他靈活機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你們地對手,是他們。”
糝潭都重步兵成立的一個很大目標,就是淮西軍里面的血霸都。打敗血霸都,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昔日在糝潭的戰斗,讓糝潭都的戰士都記住了兇悍的血霸都,也產生了戰勝他們的強烈決心。然而。血霸都地確是精銳中的精銳,即使面對鬼雨都也絲毫不落下風。要戰敗他們,就要比他們更加的兇悍,更加的堅強。\\\\\
為了充實糝潭都的戰斗力,劉鼎決定從鬼雨都里面抽調一百二十人。到糝潭都擔任隊正等職務。同時。糝潭都地主要兵員,都從各部隊抽調身材魁梧地士兵集結而成。因為要承載巨大的負重。一般地兵員是無法達到要求的。如果鷹揚軍不是拿下了山南東道,想要征集到足夠地符合條件的大個子。是很難很難的。
鶴字營則要建設成快速反應部隊。
鷹揚軍目前的區域態勢其實并不理想。最理想的防御狀態應該是圓形的,好像宣武軍以汴州為中心的擴張,就是基本成圓形的。但是目前鷹揚軍的統治區域,卻是長條形的。從襄州到鎮海,綿延數千里,步兵行軍要兩個多月,即使坐船順流而下,也要好幾天的時間,這樣的兵力配備,顯然不能滿足鷹揚軍的要求,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是必須的。
鷹揚軍的頭號死敵,依然是淮西軍,然后是宣武軍,但是,江南勢力畢竟不能完全無視,他們暫時還不敢有什么大的動作,然而,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鷹揚軍進入中原的爭奪,來自中原敵對勢力的說客,肯定會異常的活躍。到時候,江南勢力會做出怎么樣的選擇,無法判斷。一旦鷹揚軍主力陷入苦戰,江南又生戰亂的話,就需要一支反應很快的部隊,防微杜漸,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從目前鷹揚軍控制區域看,水運依然是最快最有效的運輸方式,因此,鶴字營需要和水軍緊密合作,設計最精密的運輸方案,衡量到底要怎么樣部署兵力,才能做到最快反應。同時,在兵器的配備上,他們更傾向于鬼臉都,實行全面的輕裝化,緬鐵彎刀、烏金弓,是鶴字營的基本配備。
其實,對于建立快速反應部隊,鷹揚軍里面,除了劉鼎之外,其他人都沒有經驗。對于他們來說,快速反應部隊的含義就是騎兵,在沒有騎兵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快速反應部隊。然而,劉鼎堅持認為,只要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即使是步兵也能夠做出快速反應的。
快速反應部隊的主要作戰區域,應該是江南水鄉,稱雄河北的騎兵,其實在長江以南地區的用處并不大,好像浙江、福建、嶺南,都有大量的山區環繞,鶴字營在訓練快速反應的同時,顯然也要兼顧一下山地作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