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海上貿易(2)-《漢鼎》
第(3/3)頁
毫無疑問。一百兩白銀是誘人的,他們被雷洛抓來地不快,都被這一百兩白銀抵消了。但是,如果說兩人看到一百兩白銀就兩眼發亮,其他一切都不在乎的話,也未免小看了兩人。其實蘊藏在兩人內心深處的,依然是一股天生俱來的冒險精神。如果說沒有一點點地冒險精神,兩人也不會跟著海船東奔西跑了,畢竟,遠洋航行的風險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壞血病得不到有效治療地時候。誰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就會變成死人,永遠的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
劉鼎用一幅碩大的界地圖。在他們面前描繪了一個從來沒有人探索過的世界,還提供了征服這個世界的辦法。有了詳細的海圖,有了防止壞血病的有效方法,他們的船只就可以走的更遠,甚至像劉鼎描述的那樣,進行環球航行。一直以來,這都是他們蒙昧以求地行動,以前由于各種各樣地原因,這種行動是一種奢望,根本無法進行。可是現在,這種行動即將變成現實,他們的雄心,再次被激發起來。
更要命地是,鷹揚軍海軍,顯然是沖著征服海洋而來的,無論他們做什么,都不如加入鷹揚軍海軍來地有利,因為他們在鷹揚軍海軍里面,可以獲得幾乎無限的資源。尤其是劉鼎掌握的學識,是他們從其他途徑絕對得不到的。這對于他們進行環球航行,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要他們就此打住,從此遠離鷹揚軍海軍,簡直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受。
稍微沉默以后,柳隨風苦笑著說道:“劉大人,看來我應該自稱屬下了?!?
高劍川也苦笑著說道:“希望鷹揚軍海軍的薪水不會太低,屬下很需要錢??!”
劉鼎不動聲色的伸出手來,和兩人一一握手,深沉的說道:“歡迎你們加入鷹揚軍海軍!”
既然是一家人,接下來的言論就自由很多了,高劍川和柳隨風兩人在劉鼎面前沒有什么顧忌的,什么問題,什么話題都敢說,同時提出的問題也實在太多,要不是劉鼎來自千年之后,早就被兩人問的瞠目結舌了。但是這一番問話下來,高劍川和柳隨風對劉鼎徹底佩服,從此死心塌地的跟著鷹揚軍海軍干了。
其實,人類對于大海的向往,在春秋戰國時代以前就已經存在了,不過那時候的人們,對大海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上。中國人真正走出大海,還是要到唐宋以后,尤其是宋代以后,南洋地區的海上貿易,才真正算是發展起來了。到明朝鄭和下西洋,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此后就急促衰落了。唐末混戰,其實不是發展海上貿易的最佳時機,但是劉鼎的到來,顯然改變了這一點。
在這個年代,海上貿易最興旺的路線,還是日本、新羅、南洋一帶,海船到達最遠的地方,只不過是大食,并沒有人涉足非洲大陸,更別說遙遠的歐洲、大洋洲、美洲大陸了。其實認真說起來,到達大食的商船并不多,主要是風險太大,周期太長,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還有前面提到的壞血病,也是非常頭疼的問題。但是,遠航大食的利潤是非常豐厚的,只要能解決壞血病地問題。遠航大食的商船,必定會大大增加,利潤自然也大大增加。
高劍川和柳隨風對于無組織的海上貿易印象很深,直言不諱的向劉鼎提了出來。唐末大亂,有組織地海上貿易,受到嚴重的破壞,由于沒有統一的安排,有時候利潤得不到保證。有時候卻又不能及時得到足夠的貨物,使得海上貿易有時候會萎縮不前。他倆建議,劉鼎應該在潤州設置船舶司,統一管理海上貿易。并極力推廣各種遠洋航海技術。
其實,有唐一代,曾經廣州、泉州、福州、明州、杭州、揚州、海州等地都先后設立船舶司。對海上貿易進行管轄,但是后來朝廷衰弱,這些船舶司落入各地節度使的手中,自然是各為其主,各自為戰了。到目前為止,這些地區還沒有一個落入鷹揚軍的手中,鷹揚軍想要對海上貿易進行有效管轄,設置船舶司是必須的。
船舶司的主要任務,乃是管理海上貿易,大力發展造船科技。
要大力發展遠洋航行。涉及地技術很多。首要一個就是指南針。指南針對于航海科技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茫茫的海上,依靠日月星辰來判定方位是不太可靠的。在有暴風雨地時候更是如此,只有加上指南針的使用,才能有效而準確的保證船只前進地方向,不會出現大的偏差。但是此時此刻,真正將指南針用在航海上的人還不多,因為這項技術還沒有完全推廣開來,指南針本身也沒有完善。
幸好,柳隨風本身就有琢磨指南針的愛好,對使用指南針有相當多的心得。他能夠跟隨商船周游列國,靠的就是這項本事,否則早就餓死在海外了。船舶司成立以后的首要任務,就是推廣這個技術,從而促進海上航行的高速發展。劉鼎對于古老的指南針了解得不多,于是提了些現代指南針的建議,然后交由柳隨風自己找人解決。
同時,在造船地時候,也要推廣密封艙等技術,以提高船只地抗風浪、抗沉沒能力。密封艙的概念,其實之前已經有人提出過,但是并沒有受到重視,因為使用密封艙技術造船,成本要稍微高一些,有些造船廠就不太愿意。高劍川建議劉鼎通過強硬地手段,推廣這項技術,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劉鼎自然答應了。
這些技術看起來和海軍沒有關系,其實都是緊密相連地,鷹揚軍海軍的設立,本意就是為了發展海上貿易。只有海上貿易發展起來了,有大量的金錢收入,才能夠讓鷹揚軍海軍強大起來。劉鼎自己非常清楚,海軍絕對是個燒錢的兵種,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他們是根本無法向海上航行半步的。現在內陸的財政顯然不能滿足鷹揚軍海軍的發展需要,只有取之于海,用之于海,才是最根本的途徑。
事實上,雷洛他們剛到胡豆洲東邊不到兩百里的海面上訓練半個月,就被折騰成了這個模樣,想要真正出海,遠征日本、南洋等地,不知道還要多少時間,不知道還要消耗多少金錢。雷洛他們的這五艘戰艦,還沒有裝載武器系統,主要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武器,本來青銅炮是最恰當的,可是現在后勤部門都還沒有解決炮管炸膛的問題。要是使用大型弩機和投石機,似乎又落后了一點,這個問題困擾了劉鼎很久,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這天,劉鼎正在江邊散步,眺望長江口,只看到夕陽西下,余暉灑落在平靜的江面上,顯得格外的美麗。忽然看到有人指著長江口的位置,低聲的驚嘆起來。原來,是一隊海上貿易商船緩緩的駛入長江,五艘大型商船排成一字型,背對著夕陽,緩緩駛過來,正好構織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來。
經過辨別,原來是從日本返回的商船。從桅桿上的旗幟來判斷,商船的帶頭人,應該是陸琪玉。劉鼎馬上命令發出信號,要求他們靠岸。帶頭的商船主果然是陸琪玉,他接到信號以后,疑惑的靠岸,結果發現是劉鼎,又驚又喜,急忙問好。
劉鼎開門見山的問道:“獲利如何?”
陸琪玉欣然說道:“大人來看!”
他帶著劉鼎上來自己的旗艦,來到指揮室旁邊的船艙,打開沉甸甸的銅鎖,又拉開外面厚厚的木板,里面是一個個秘密的艙格。只看到這些艙格面,擺放著整整齊齊的銀錠。艙格里的光線有點陰暗,這些銀錠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劉鼎拿起一個銀錠看了看,發現純度還是蠻高的,似乎比內地的銀錠都要潔白一些。
陸琪玉欣然說道:“報告大人,這是四千四百錠銀子,每錠約重三兩,總共是一萬三千二百兩銀子?!?
劉鼎眉開眼笑的說道:“不錯??!”
陸琪玉幾個月前滿載武器裝備,前往日本,當時他就拍胸口保證,一定會滿載而歸,果然,他成功的淘回了第一桶金,這一萬三千二百兩的銀子,足夠他繼續開工造多艘海船了,隨著船只的越來越多,他能夠獲得的利潤肯定會越來越大,當然,劉鼎等人分到的利潤也會越來越大,鷹揚軍海軍可以擁有的經費也會越來越多。
劉鼎當即和雷洛等人告別,登上戰艦,隨同陸琪玉的商船一起回到潤州,他要好好的研究一下這個海上貿易。都說亂世不適宜發展海上貿易,他偏不信這個邪。什么事情都是人干出來的,只要有能耐,天底下沒有干不來的事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