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09章 開封(5)-《漢鼎》


    第(1/3)頁

    0409

    突厥兵的數量實在太多了,黑壓壓的人頭,無邊無際的黑潮,就像是暴風雨到來之前,翻騰涌動的大海。

    在中原地區,很多人都蔑視的將突厥兵稱作鴉兒軍,因為他們的軍服是黑色的,旗幟也是黑色的,甚至連身上的裝飾物,都大部分是黑色的。然而,如果說他們真的是鴉兒軍,那么他們的頭兒李克用,一定是那只最兇猛最狠毒的烏鴉。當這只烏鴉覺得劉鼎已經拿出了壓箱底的本領以后,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是的,劉鼎連自己的貼身衛隊都投入了戰斗,說明鷹揚軍已經是黔驢技窮了。劉鼎并不是在開封挖掘了一個陷阱,而是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以為開封城的城墻這么高,突厥兵是不會強攻開封的。然而,劉鼎想錯了,他李克用不是隨意被他玩耍的人,今天的開封,即使城墻有一百丈高,突厥人也要將他踏碎了!手,毫不猶豫的將所有的突厥兵,都送到了戰場上。

    他們已經成功的堆積了太多的斜坡,不再需要任何的準備,就可以從斜坡上爬上來。盡管鷹揚軍射出去的箭鏃同樣的兇狠,盡管鷹揚軍的大型弩機在不斷的呼嘯,盡管鷹揚軍也在城頭上嚴陣以待,但是,的突厥兵,依然順著斜坡不斷的往上涌。他們就像是從孔道里面宣泄的洪水,帶著極強的沖擊力,那明晃晃的刀光,映照著每個人地眼睛,令人眼花繚亂。

    城頭上的肉搏戰斗。很快展開。

    鷹揚軍部署在最前面的,依然是戰斗力最強的鬼雨都,他們頑強的擋住了突厥兵的好幾次進攻,那些沖到城墻上來的突厥兵,都被鬼雨都戰士干凈利索的送到了城墻的下面,鮮血飛濺,血肉模糊,突厥兵卻始終沒有能夠前進一步。有幾個突厥兵的百夫長試圖打開通道,結果被鬼雨都地秦邁等人,一頓狠劈。直接碎裂在城頭上。

    這時候,后方涌上來的突厥兵越來越多,他們在斜坡的上面被擁堵著,只能在斜坡的下面不斷的聚集。劉鼎等人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斜坡地下面,擁堵著大量的突厥兵。他們好像是潮水一樣,被大壩給擋住了,只能自己激蕩翻滾著浪花。因為泄洪的渠道不夠,于是他們就在下面淤積,順著城墻一直蔓延開來。

    他們都舉著牛皮盾牌,抵擋鷹揚軍居高臨下射下去的箭鏃。游牧民族騎兵在長期和中原軍隊作戰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很多對付中原軍隊的法子,發明很有簡單實用地武器裝備。例如這種牛皮盾牌,鏃的武器。牛皮盾牌很輕,很韌,具有很強的彈性,一般的弓箭射在上面,很快就被反彈出來了。\\\只有大型弩機的弩箭,才能射穿。事實上,開封城頭上的大型弩機并不多,于是。他們就放心的聚集到了城墻的下面。

    眼看突厥人已經淤積得差不多,劉鼎毫不猶豫的喝道:

    “拉響地雷!”

    彭飛虎親自點燃了導火索。

    導火索綻放出耀眼地火光,順著城墻快速的燃燒下去。同時發出噼噼啪啪的火光。

    有些突厥兵看到這些璀璨地火光,卻以為是普通的火油之類的,好奇的看了幾眼,就沒有在意。還有人覺得是火把,也沒有怎么在意。對于他們來說,開封城的守軍其實是很溫柔的,他們沒有滾石、沒有檑木,只有無窮無盡的箭鏃。然而,突厥人的牛皮盾牌,可以將大部分的箭鏃都擋開。他們都非常的慶幸。站在城墻下面其實是很安全地。

    “預備!放!”

    在城墻地后面。神機旅指揮使張鷹連聲尖叫。

    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投擲出最多地震天雷。將城墻附近的突厥人來個一鍋端。

    劉鼎和所有的鷹揚軍將士,忍耐了突厥人足足六天的攻擊,等待的就是突厥人全力刻。

    城外的突厥人是如此的密集,正是震天雷發威的最好時刻。

    “放!”

    “放!”

    “放!”

    轟隆隆……

    轟隆隆……

    轟隆隆……

    無數的聲音在呼嘯,仿佛整個開封城都被狂風吹過一樣。

    這是環繞開封周圍的地雷陣爆炸了,從西門到南門,從東門到北門,所有埋設的地雷,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先后爆炸。

    那些擁堵在城墻的突厥兵,只聽到一聲巨響,眼前仿佛有萬千個太陽在閃爍,就跟著失去了意識。地雷爆炸的區域,正是突厥兵最密集的區域,一連串的爆炸過后,原本密集的突厥兵,馬上變得好像是癩子的頭,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幾個人了。他們茫然的站在那里,無意識的看著自己的四周,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中不規則的滾動著,掠過守軍的頭頂,落在突厥兵的中間。由于發射的速度太快了,震天雷的落點不怎么準確,導火線燃燒的速度也參差不齊,有些甚至在突厥兵的頭頂上就爆炸開來了,也有些在地上滾動了好久,導火索還沒有完全燃燒殆盡,這條燃燒的小辮子讓許多突厥兵都覺得很有趣,可是很有趣過后,等待他們的震天雷的不準確,它們只需要將大部分的突厥兵都籠罩在里面就可以了。\///\\

    轟隆隆……

    整個開封城的外面,都響成了一片。

    在地雷響過以后,震天雷又持續響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