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天下有雪(3)-《漢鼎》
第(3/3)頁
此時在徐州的宣武軍里面,也有數千名的宣武軍是來自新收編的山東軍隊,他們的目的,乃是“穩定”原來的宣武軍隊伍。在謝瞳主政的時候,這些新宣武軍將原來的宣武軍看管得很死,仿佛是將
做了囚犯一樣對待。然而,隨著謝瞳的離開,他們|調了主心骨似的,面對鷹揚軍的壓力,不知道如何是好,那些被壓迫的原起義軍將士,則感到揚眉吐氣,翻身報仇的日子不遠了。
但是對于鷹揚軍來說,謝瞳的離開,也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劉鼎時刻警惕自己不要大意輕敵,得意忘形。朱溫是什么樣的人,敬翔是什么樣的人,謝瞳是什么樣的人,鷹揚軍的人就算不清楚,也起碼有三分認識。謝瞳素來以算計別人著稱,這次被劉鼎算計了,會有什么樣的反擊措施,誰也不知道。他們是最擅長算計別人的,如果他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會被宣武軍算計了。
再說了,徐州是戰略要地,宣武軍不會輕易拱手讓出。劉鼎提出鷹揚軍和宣武軍都不在徐州駐軍的建議,朱溫未必能夠接受。因為他如果不在徐州駐軍,也就無法攻擊楚州的時。這也就意味著,在徐州以南的區域,都是鷹揚軍地專利。鷹揚軍在消滅了淮西軍以后,極有可能會組織力量,一口一口地將時,還有整個淮南地區,都整個兒的吃下去。
這一點,對于宣武軍來說,是很難接受的。誰都知道,在亂世之中,最基本的生存法則,就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固步自封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不斷的向外擴張,占領更多地土地,控制更多的人口和資源,組織更多的軍隊,才能在亂世中生存下去。宣武軍現在占領了山東,想要對外擴張,必須選擇可行的方向。
向北,是契丹人的地盤,那是不可能的,契丹人現在是朱溫的老子,要是觸怒了契丹人,朱溫這個兒子也做不成了;向西,則是鷹揚軍的主力所在,同樣困難重重,鷹揚軍的騎兵一直在曹州游弋,尋找暗殺宣武軍的機會;只有向南,才是比較容易地。
宣武軍占領徐州,正是向南攻略的第一步。只有占領了徐州,才有繼續緊逼時的可能。要是宣武軍放棄了徐州,這個南下的攻略,只好嘎然而止。無法向北、向西、向南,宣武軍只有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鷹揚軍統合了全國大部分的土地、人口、資源,宣武軍根本不堪一擊。
因此,對于徐州的爭奪,可以說宣武軍是絕對不會就此放手的。宣武軍目前大部分兵力都處于機動狀態,可以起大規模的戰役,這是劉鼎不敢掉以輕心地基本原因。考慮到朱溫新收編的部隊因素,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融化、整合,在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應該不會起攻擊。但是明年下半年以后,局勢就很危險了。
而鷹揚軍的大部分兵力,卻處于各個戰線,都有戰斗任務,可以靈活使用的機動兵力很少。明年上半年,鷹揚軍要消滅淮西軍。下半年,要進攻長安。甚至有可能要對淮南起大規模戰役。這使得鷹揚軍地兵力使用,已經到達了局限。如果在鷹揚軍進攻長安的時候,宣武軍在背后搞鬼,鷹揚軍還是比較麻煩地。
兩相對比,如果雙方真的翻臉,鷹揚軍地處境比較被動,兵力完全沒有宣武軍這么充裕。要破解這樣的困局,就是劉鼎目前所希望地那樣,釜底抽薪,從宣武軍那里挖一批人員過來。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將原來的起義軍官兵挖過來就差不多了。哪怕不能挖到半數的官兵,只需要將幾個出色的指揮官挖過來也可以。
在形勢危急的時候,鷹揚軍的優勢還是比較多的,江南地區已經穩定了兩年以上,壯丁的存量還是比較多的,如果實行最高等級的動員,鷹揚軍可以再次征集數萬乃是上十萬的軍隊。當然,這是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采取的措施,因為一旦采用,將會對鷹揚軍的其他方面構成嚴重的影響。先財政一關就過不了。
這天早上,劉鼎帶著幾個衛士,徑直走向宣武軍的營房。夏可舞、令狐翼、藏勒昭等人,都跟在劉鼎的后面。在他們的后面,還跟在幾十名的鬼雨都戰士。他們從西楚霸王別館出,浩浩蕩蕩的前往宣武軍的軍營。由于都騎著戰馬,馬蹄聲陣陣,很快就驚動了整個徐州城。
宣武軍的崗哨,似乎想要攔阻,卻又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宣武軍和鷹揚軍畢竟還沒有正式決裂,劉鼎又是同平章事、廬江郡王、鷹揚軍節度使,無論哪一個官職,都要比徐州城內任何一個宣武軍軍官高得太多,拒絕他進入軍營,后果是很嚴重的。但是如果不拒絕,似乎又顯得宣武軍過于軟弱了,天知道劉鼎準備到宣武軍大營來做什么?
夏可舞兇巴巴的喝道:“不認識人么?”
那哨兵支支吾吾的說道:“大人請留步。”
夏可舞喝道:“混賬!叫你們的值班軍官出來!”
哨兵急忙通報值班軍官。
劉鼎卻是騎著白馬,慢悠悠的往里面走。
宣武軍的哨兵站在那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希望對方上去攔阻,卻又不敢。
好不容易,宣武軍的值班軍官總算出來了。
劉鼎回頭,慢慢的掃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通知廖本珠來見我!”
那個值班軍官一縮腦袋,急忙說道:“大人息怒,在下馬上通知廖指揮。”
一溜煙的跑了。
謝瞳臨走前,將軍隊交給這位廖指揮管理,正好讓他背這個天大的黑鍋。
廖指揮名叫廖本珠,是來自天平軍的人,是當初天平節度使薛崇的手下,因為薛崇的死,使得廖本珠對于黃巢起義軍的人都沒有好感。在他的主導下,徐州的宣武軍,對鷹揚軍是充滿了敵意的,起碼表面上如此,如果換了是孫卡出任指揮使,和鷹揚軍的關系,絕對不會如此生硬。
(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書友上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