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七月悶雷(1)-《漢鼎》
第(2/3)頁
李儼現在性命還掌握在神策軍的手中,不敢違忤,于是同時下詔晉封楊復恭為魏國公。于是,這魏王的名頭,就不能封賞給劉鼎了。
鷹揚軍的謀士們都說,這是楊復恭公開挑釁劉鼎的權威。
神策軍在戰場上找不回來面子,楊復恭就利用自己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故意給劉鼎制造點麻煩。
在劉鼎被晉封為韓王的同時,朝廷同時頒布了其他的幾十份詔令,全部都是封賞的。韋國勇被晉封為汝陽王,楊鷺颯被晉封為蘭溪王,張全義被晉封為潁陽王,龍孟堯被晉封為鎮海王,艾飛雨被晉封為陳留王。鷹揚軍一下子擁有了一個親王,五個郡王,頓時令天下為之側目。
隨著回去長安地愿望越來越迫切,而且距離回去長安的日子越來越近,李儼出手也越來越大方,鷹揚軍在擁有一個親王,五個郡王的同時,還擁有十多個國公的封賞,蕭迪、李天翔、楊璧鱗、刁奇、張祥鶴、李啟鳴等人,都全部成了國公。
其余,還有大量的侯爵、子爵、男爵名額。朝廷干脆懶得填寫了,將空白的官職敕碟,直接發給了鷹揚軍監軍崔瀣,讓鷹揚軍自己填寫就是了。按照崔的初步估算,如果這些侯爵、子爵、男爵什么的爵位,全部都逐個落實地話,鷹揚軍內部,擁有爵位的人,肯定超過三百人,簡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當然,這些封賞全部都是虛銜,朝廷是不會耗費一兩銀子的,所謂的爵位,也是一紙空文而已。鷹揚軍內部,也不會覺得非常的高興,甚至有人覺得不值一哂。實在是朝廷太慷慨了,慷慨到將官職、爵位流水般的批發出來,如此井噴般地封賞,就算是親王的爵位,也不會覺得尊貴了。
按照朝廷一貫地不敢得罪地方諸侯的原則,在劉鼎被授予親王頭銜的同時,朱溫、李克用、李昌符等人,多半也會被授予親王的頭銜。李克用十有**會被授予晉王的頭銜,朱溫極有可能會被授予梁王或者魯王的頭銜,李昌符極有可能是岐王。甚至,就連西川的陳敬暄,也有可能獲得蜀王的頭銜。這樣襯托下來,劉鼎地韓王,反而是最不起眼地。
鷹揚軍的高層,其實都很清楚,改朝換代是必然的。鷹揚軍不可能繼續永遠擁立現在這個朝廷,一旦時機成熟,興元府朝廷將被徹底地打入歷史長河。()興元府朝廷現在封賞的這些官爵,根本不可能延續到新地朝代。如果他們因此而驕傲自滿,固步自封,那肯定是要倒霉的。他們想要在新朝代地凌煙閣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朝廷七月份的動作非常大,非但慷慨的授予鷹揚軍大量的官職爵位,藉此東風,皇帝李儼還在七月十一日頒布詔令,任命馬殷為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任命李順節為左神策軍中護軍。這個馬殷,就是當初被鷹揚軍在襄州活捉的淮西軍大帥,至于那個李順節,則是服侍壽王李杰的宦官首領。
“馬殷?”在鷹揚軍內部的小規模慶功宴上,劉鼎聽到這個消息,不免微微有些驚。
他的確沒有想到,朝廷非但沒有處死馬殷,反而一下子將其提拔為神策軍中尉。之前馬殷被押送到興元府以后,朝廷一直將其收監,并沒有立刻下令處死。鷹揚軍忙于其他的事情,對馬殷也不是很留意,以為此人既然出身淮西軍,最后肯定會受到朝廷的嚴懲。沒想到,數年的時間過去,此人居然從淮西軍的小帥,變成了右神策軍中尉,簡直是不可思議。
神策軍最初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由隴右節度使哥叔翰為了對付安史之亂的叛軍而成立,原本是精銳的野戰部隊,在安史之亂中表現突出,受到皇室的關注。唐德宗貞元年間,神策軍分作左右兩廂,全由宦官統,成為定制,是宦官專權的主要依靠力量。神策軍最鼎盛時期兵力多達十五萬,勢力在諸禁軍之上,成了唐朝最核心的軍事力量。
神策軍的編制來看,分立左右兩軍,乃是互相牽制
監督之意,以防止其挾持朝廷。
但是實際上,這種左右兩分的辦法,根本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每每有勢力的宦官,都是左右兩軍全部把持,讓皇帝完全失去對神策軍的掌控。之前的田令孜如此,現在的楊復恭也是如此。沒有他們的允許,皇帝根本動不了神策軍的哪怕僅僅是一個士兵。
這些掌握實權的大宦官,往往是身兼數職,然后用自己的心腹多半是自己的養子,又或者是義子出任神策軍的關鍵職位,例如胡軍中尉、中護軍等,絕對不會讓外人插手。神策軍地人員選拔,官職更替,甚至是糧餉裝備的供給,全部都是宦官搞定,朝廷兵部根本不能過問。
左右神策軍雖然上設大將軍、統軍、將軍等職位,但是這些都是虛職,一般都是皇室的成員遙領,沒有實權。例如當初吉王李保,就曾經遙領神策軍統軍的職務,但是根本連神策軍的軍營都進入不了。神策軍真正的實權,乃是掌握在護軍中尉的手中。掌握實權的宦官,絕不會將護軍中尉地職位給予不信任的人。
由于神策軍始終牢牢的掌握在宦官的手中,導致皇帝完全失去對神策軍的控制,于是各種各樣的悲劇也源源不斷地發生了。()不要說政變,就連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太監地手中。當初甘露之變,兩個護軍中尉一起動手,硬生生將皇帝給制服了,宦官的力量,可見一斑。正是由于宦官們掌握著神策軍,才能操縱皇帝,操縱朝廷。
劉鼎早就決定,一旦自己掌握朝廷,立刻將神策軍解散,將宮中的宦官,罪大惡極的,全部放到黃河里面去自生自滅。三眼都和鷹眼都也在進行一些針對神策軍的計劃,但是沒有太大的效果,皆因神策軍的糧餉,都由宦官控制,外人極難插手。
“看來壽王已經在做好接班的準備了。”艾飛雨端著酒杯緩緩地說道。
這是一個很小型地慶功宴,出席的只有鷹揚軍的核心人物,大家都是過命交情,所以也就顯得很隨意。劉鼎帶著大家喝了幾杯酒,說了些刺激士氣的話以后,就宣布自由活動了。最后,大家都聚集到艾飛雨這里,談天說地,順便商討一下未來地局勢。
由于蕭致婉的到來,原本氣若游絲地艾飛雨,似乎重新恢復了生命活力,再次帶著淡淡的微笑,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只是,艾飛雨甚是慚愧,覺得自己辜負了劉鼎和一眾鷹揚軍高層的厚望,鷹揚軍上下憋著一口氣為他報仇雪恨,可是他最后居然還是放過了蕭致婉。
艾飛雨尤其覺得愧對劉鼎,為了給他報仇雪恨,劉鼎連李思妍的求情都拒絕了,還教訓了黎霏嫣一頓,最后,他自己卻放過了蕭致婉,讓劉鼎做了冤大頭。以致好長一段時間,艾飛雨都不敢面對劉鼎,直到后來朱有淚去將他拉了出來,他才漸漸的恢復了正常。
朱有淚眼珠子轉了轉,若有所思的說道:“難道李杰不怕楊復恭發飆?”
李怡禾說道:“他就是擔心楊復恭發飆,所以才會行此險棋吧!”
艾飛雨點點頭說道:“是的。李杰現在只能依靠張浚聯絡外面的諸侯,依靠李順節和馬殷盡量能夠控制部分的神策軍,盡量保證自己的生存。否則,一旦楊復恭對他不滿,他就太被動了。張浚和李杰的關系很好,當然希望李杰順利繼位,但是張浚和楊復恭的關系不好,一旦李杰上臺,楊復恭的日子恐怕會很難過。這也就注定了,楊復恭和李杰,是不可能和好的。”
朱有淚說道:“難怪馬殷在興元府被關押了這么長的時間,居然沒事。不過,這次朝廷也是沾了我們的光啊,若不是我們消滅了淮西軍,活捉了秦宗權,監軍大人還帶去了五百名的士兵,恐怕朝廷也不敢動手的。現在擺明了是利用我們威壓楊復恭,要是楊復恭鬧起來,皇帝肯定會跑到崔瀣的軍營中躲避,到時候,就是我們鷹揚軍和神策軍面對面廝殺的問題了。”
艾飛雨說道:“正是。李儼難得果斷了一會,結果取得了成功。()”
李怡禾說道:“只可惜,他時日無多,必須準備后事了。”
朱有淚說道:“如果我是楊復恭,我一定會給馬殷好看的。要是被馬殷掌握了神策軍一半的軍權,楊復恭鐵定要倒霉了。我會趁馬殷立足未穩的時候,就派人將他干掉。”
李怡禾說道:“馬殷想要活命,也只有豁出去,從楊復恭的手中奪權。他原本就是死囚,百死一生,現在居然有機會成為神策軍的中尉,他能不積極?朝廷既然將他推了出來,肯定也釋放了他原來的那些部下,例如董寧這些人。只要有一群班底,他就敢來硬的。真的論起戰斗力,神策軍恐怕連淮西軍都不如。”
張鐸點頭說道:“從襄州戰役來看,地確如此。”
張鐸說道:“朝廷居然使用馬殷,可見本身的確是沒有人選了。”
崔綰點點頭說道:“是啊!楊復恭應該將反對者都鏟除的差不多了,李杰搬出馬殷,實屬無奈之舉。”
朱有淚忽然又說道:“不過這件事情,可真的有點難度。”
李怡禾說道:“當然有難度。楊復恭有六百多個義子,還有一千多個養子,哪里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蕭迪剛好來找劉鼎,報告有關潼關的事情,無意中聽到大家的討論,詫異的說道:“什么?楊復恭有六百多個義子?一千多個養子?他……不是太監么?”
朱有淚和李怡禾同時看著他,“你覺得很奇怪么?”
蕭迪愕然地說道:“他……可是太監啊。”
朱有淚撇嘴說道:“現在這個年頭,就是太監的義子、養子最多了,他們沒有親生的兒子,所以特別喜歡別人叫他們干爹,從口頭上感覺當爹的快感。當初田令孜,不也是一大群的義子、養子么?”
李怡禾點點頭說道:“沒錯,這個年頭,就是太監的兒子們才多,因為全部都是認出來地。太監的安全感又是最差地,總覺得別人要對他不利,整天神鬼,整個皇宮所有的太監,幾乎都是他的義子,神策軍里面的軍官,基本上都是他的養子,還是覺得不安全。這種不完整的男人,心理上肯定是變態的。”
蕭迪嘖嘖咂舌。
劉鼎雖然一早就知道這些數據,但是一直都沒有覺得什么,反正就是一堆數據而已。可是聽他們有眼有眼的說起,才覺得實在是荒唐。若非是親身經歷,他簡直難以置信,這個世界還有如此荒唐地事情。不過,這些荒唐地事情,只有在這個荒唐的年代才會上演。
在這個動蕩的年代,忠孝禮儀廉恥,蕩然無存,仿佛只有義子、養子才能維持相互之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