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長安,今夜無人入眠(2)-《漢鼎》
第(3/3)頁
崔胤送來的詔令,至少有十二道,涉及不同的內容,不同地人員,有獎有罰。在這些詔令里面,李克用、朱溫、陳敬暄、張淮深等四人官職前面的檢校兩字都被去掉了,同時,李克用被朝廷敕封為晉王,朱溫被朝廷敕封為梁王,陳敬暄被朝廷敕封為蜀王,張淮深被朝廷敕封為天水郡王,就連遠在湖州的錢,也被敕封了吳興郡王地爵位,董昌卻沒有受到封賞。
毫無問,這是老套的安撫計策,鷹揚軍借朝廷地名義,安撫幾個有實力的諸侯,為自己在長安站穩腳跟打下堅實地基礎。這些諸侯不可能不知道鷹揚軍的真實用意。只是,既然朝廷敕封了他們,要是他們還公開和朝廷為難的話,朝廷就可以敕令鷹揚軍對其
副其實的進攻,甚至是組織多路諸侯對其起圍攻。就是這樣掛掉的,前車之鑒,不可不慮。
至于錢被敕封為郡王,而董昌卻什么都沒有得到,目的當然是要將其兩人離間開來。本來兩人中間已經產生了裂縫,現在有鷹揚軍以朝廷的名義推波助瀾,想必效果一定會很好。只要董昌和錢兩人互相猜疑,鎮海地區就安全了。
經過參謀團隊的研究,確定這些詔令都沒有問題,劉鼎就對崔胤說道:“照此下。”
崔胤恭敬的答應著去了。
他走了以后,鷹揚軍參謀團隊,就連夜研究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劉鼎的身體雖然不好,可是現在是關鍵時候,他必須硬撐著,做出最后的決定。
鷹揚軍現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讓朝廷運作起來。準確來說,是讓除了皇帝之外的朝廷文武大臣,都運作起來,把鷹揚軍的意志,用朝廷的名義出,從而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這就意味著,朝廷的官職,必須立刻完善,相當數量的人員調整,勢在必行。
唐沿隋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樣是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同時把原尚書省諸曹正式確定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長稱尚書,副長稱侍郎,各司正、副負責人稱郎中、員外郎。此后各省的名稱,還有官職的稱呼變化多端,但是基本的架構并沒有改變。
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制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并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復奏,然后付尚書省頒執行。在中唐之前,中書省和門下省地權力,才是最大的,它們是國策地設計。但是,黃巢起義之后,這一點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黃巢起義以后,由于朝廷屢次出逃,大量官員半路被抓或被殺,下落不明的也不在少數,大量的機密文件,甚至是前朝皇帝地靈牌,都損失殆盡,導致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功能,幾乎荒廢,基本上被六部直接取代。事實上,由于朝廷控制區域越來越小,地方諸侯根本不聽朝廷的,所以,的確沒有什么軍機大事需要研究,中書省和門下省存不存在,也沒有什么要緊了。
當然,檢校中書令、檢校左仆射、檢校右仆射、檢校侍中之類地官職,還是很多的,例如李克用就是檢校中書令,朱溫乃是檢校侍中,陳敬暄乃是檢校右仆射,張淮深是檢校仆射。只是,在官職的面前,加上檢校二字,說明這個官職是虛銜,不能真正的行駛權力。
現在,鷹揚軍要重新建立中書、門下兩省,這將涉及到非常龐大的人事安排。
先,中書令、中書侍郎、侍中、門下侍郎等人選,就不容易確定。這些人必須來自鷹揚軍,才能保證鷹揚軍的利益,不會受到侵害。但是,鷹揚軍如果全部使用自己地人,必然導致天下群雄的反擊,極有可能變成董卓。鷹揚軍要學曹操,不能學董卓。
當然,萬事開頭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后難。鷹揚軍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整六部尚書。六部尚書才是真正執行政令的機構,在沒有中書令和侍中地情況下,六部尚書就是真正的長官,有大事,各部尚書商量著辦,也不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現在這個過渡階段,六部尚書地地位越突出。
崔沆的戶部尚書職務,明顯是不合格地,他連詔令都草擬不好,更不要說執掌戶部了。禮部尚書孔緯,工部尚書杜讓能,都是朝廷臨時任命的,好像抓壯丁一樣,抓來使用,到底有沒有足夠地才華勝任這個職位,還完全是未知數。現在朝廷六部當中,最稱職的,恐怕只有刑部尚書孫~了,偏偏他是和鷹揚軍的矛盾最深的。
鷹揚軍早有預謀,全部使用鷹揚軍的人員,例如崔碣、王承顏、竇浣、劉崇龜、劉崇魯、歐淡圭、徐云虔、盧觀影等人來取代這些尚書,只是,這個調整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引起天下諸侯的圍攻,萬一搞成董卓那樣,劉鼎麾下又沒有呂布那樣的牛人,就麻煩了。況且,就算有呂布在,最后董太師還是一樣要撤出洛陽。前車之鑒,不可不慮。
因此,劉鼎決定,先挑選合適人員出任吏部尚書。
天下六部,吏部居。吏部掌管天下人事,乃是六部的基礎,六部的權力核心所在。掌握了吏部尚書,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六部。一番簡單的爭論以后,艾飛雨緩緩的說道:“我覺得崔胤可以出任吏部尚書。”
李怡禾和朱有淚也贊成這樣的意見,于是劉鼎也無異議,崔胤的吏部尚書提議就此變成決議。
崔胤年紀輕輕,無甚才華,之前也沒有什么功績,出任吏部尚書,根本無法鎮住其他的尚書,只有僅僅的依靠鷹揚軍行事,才能開展工作。換句話來說,他必須對鷹揚軍惟命是從。這一點,正是鷹揚軍最需要的。當然,為了確保不出現意外,吏部還需要進行一點小小的調整。
吏部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下統吏部、司封、司勛、考功四司。崔胤出任吏部尚書以后,下面四司的人選,全部由鷹揚軍的官員擔任,確保可以將整個吏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劉鼎最后拍板決定,由老奸巨猾的裴易靖出任吏部侍郎,在崔胤不能揮作用的情況下,他就是吏部真正的執掌。
由于需要確定的事情實在太多,不斷的有人進來請示匯報,劉鼎只好拖著受涼的身體,一一做出最后的決策。到凌晨的時候,劉鼎終于病倒了,但是大興善寺的燈光,始終都沒有熄滅。事實上,大明宮貞觀殿的燈光,同樣亮了一個晚上。
這一夜,長安無人入眠。
【召喚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