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原來如此(1)-《漢鼎》
第(3/3)頁
大年初二早上,劉鼎前往長安城,拜訪了皇帝李儼,祝賀新年。
朝廷在乾元殿舉行了新年的第一次非正式朝會。
刀光劍影總算過去,劉鼎也不在長安,朝廷的一幫人總算稍稍放下心來,見到劉鼎以后,都紛紛主動上來道賀。一方面是恭
,一方面是恭賀突厥人撤走。至于相互間地道賀,誠意,那就只有自己才知道了,反正除了刑部尚書孫~之外,其余的人員臉上都堆滿了笑容。
互相道賀以后,大家又討論了一些要緊的事情。
當天主要的議題是兩個。
第一個,是如何處置李等傀儡朝廷成員。
第二個,是如何盡快的恢復關中的生產。
關于如何處置傀儡朝廷的問題,劉鼎一直表示,他不會主動干涉,一切聽從朝廷的落。為了避免影響朝廷決斷,他請求暫時離開朝會。李儼雖然半信半疑,卻也樂得他不在現場,于是馬上答應了。劉鼎拱拱手,就到旁邊的花廳去喝茶,順便和鷹揚軍監軍崔瀣討論茶藝。
刑部尚書孫~當即表示,要將李等一干人犯,全部斬示眾,以宣示朝廷的威嚴。根據刑部地初步審理,一并斬地,有四百八十余人?,F在一干人等,都已經被鷹揚軍監軍崔控制起來,只需要朝廷同意,便可押出午門斬。
李儼不能拿劉鼎出氣,只能拿可憐的李出氣,凡是和李有關的人員,他都要全部處死,以泄內心的郁悶。孫~的審理結果,顯然滿足了這個要求,因此,李儼內心里,是明顯贊成孫~地這個處罰意見的。但是,作為皇帝,在這種新年地日子里,必須表現得寬宏大量一些,于是讓一眾臣工都表意見。
結果,意外出現了,禮部尚書孔緯,工部尚書杜讓能,都先后提出了異議,認為孫~殺戮太多,傷了朝廷的和氣??拙曋毖圆恢M的表示,現在朝廷剛剛從興元府回來,就這樣大開殺戒,未免有些給人小雞肚腸的感覺,對于朝廷的威信,完全沒有好處。杜讓能也覺得,此事的罪魁禍,乃是朱玟和鄭昌圖,李固然要處斬,可是涉及到下面地宮女下人什么的,就有些無辜了。
吏部尚書崔胤是劉鼎提拔地,對這個問題一聲不吭,任憑三人吵架爭辯,置若罔聞。戶部尚書崔是和事佬,不斷勸說三人不要激動,自己卻沒有對此事表意見。兵部尚書張浚也沒有表什么意見,一直悶悶不樂。在他看來,李這些人,死不死都沒有什么關系了,只要鷹揚軍還在長安一天,朝廷的大事,就是劉鼎做主,只有這些無關緊要地小事,才會拋給他們狗咬狗。
可悲可嘆,他們在自己的命運被鷹揚軍牢牢操縱地同時,卻為了別人的命運在爭個不停,他干脆懶得張嘴。其實,孔緯和杜讓能又何曾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他們更鄙視張浚,難道因為劉鼎的存在,朝廷就什么事都不做了嗎?就什么事都推給劉鼎了嗎?那不是等于將劉鼎直接放到皇帝的寶座上?為人臣子,怎么能如此消極?
李儼沒有想到,劉鼎和鷹揚軍沒有插手,自己手下反而鬧騰起來了,不免覺得又氣又怒,幾次忍不住要作,但是終于還是沒有作成功。在田令孜和楊復恭的陰影籠罩下,他已經喪失了火的本領,這時候心里郁悶之極,卻不知道該如何泄。
壽王李杰對李沒有什么香火情,也默不作聲。李是肯定要處死的,其余其他人,死不死都無關大礙。聽到孫~和孔緯、杜讓能兩人爭執,引經據典,喋喋不休,李杰不免有些不愉快。其實三人爭執的核心,不在于殺人的多少,而在于如何體現朝廷的權威,倒也沒有過錯。所謂剛柔并濟,恩威并用,才能宣示朝廷的威嚴。問題是,現在朝廷還有威嚴么?
唉!
孫~本來占理,可是孔緯、杜讓能雙劍合璧,他本來口才就不如兩人,自然爭辯不過。但是,他堅決不肯讓步,還暗示孔緯、杜讓能兩人可能和劉鼎有勾結,結果大大激怒了兩人,天地良心,他倆和劉鼎的確一點關系都沒有,于是爭論得越厲害,劉鼎和崔瀣在旁邊的花廳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最后,李儼終于狠狠的說了幾句話,訓斥了三人一頓,三人悻悻的不再答話,但是內心顯然還是不服氣對方。
兵部尚書張浚不耐煩,于是向李儼說道:“皇上,既然事關重大,不如征詢韓王殿下地意見吧?”
皇帝李儼顯然有些不愿意,好不容易劉鼎才不插手這件事情,讓他充分做主,他怎么舍得又去將劉鼎請來?可是,眼下六個大臣,一個裝聾作啞,置若罔聞;兩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三個你爭我奪,唇槍舌劍,亂糟糟的,根本拿不出一個結果來。他沒有辦法,只好對崔胤說道:“那就有請韓王吧!”
崔胤于是來請劉鼎,說明事情的原委。
劉鼎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朝廷這幫人,這么屁大的事情,還要鬧得雞飛狗跳,都不知道是干啥吃的。他只好整整衣裝,準備返回朝堂。但是走了兩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說道:“我還是不去了,這件事我真的不插手,你替我將意思轉達了吧!”
在這個問題上,他當然不會故意阻攔,只是示意崔胤,婉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李朝廷已經成了過去,沒有必要大開殺戒,懲罰主要的人員就可以,至于普通的脅從人員,能放過就放過。大過年地,大家都不容易,和氣生財啊!
崔胤已經決心緊跟劉鼎地步伐,自然明白劉鼎的意思,最后說道:“孫~大人那里,不太好說話??!”
劉鼎不以為然的說道:“就說是我的意思,和凡夫俗子計較什么?捉拿罪魁禍才是正經的!”
崔胤點頭說道:“屬下明白了。”
當即回到朝廷,向朝廷上下轉達了劉鼎地意思。
孫~果然沒有再堅持,同意了孔緯、杜讓能的意見,將處斬地人數,從原來的四百多人,降低到現在的八十余人。至于其余的人犯,則交給鷹揚軍處以勞役。其實,他也很清楚,當初被朱玫抓來的人,大部分并不愿意為李朝廷效力,只是迫于無奈,才不得不勉為其難?,F在人力寶貴,要將這些人全部都殺了,的確有些惋惜。
只要嚴懲
要分子,李偽朝廷地事情,就算是揭過去了。要分子鄭昌圖沒有歸案,令孫~頗為不爽。本來李朝廷最大的罪魁禍,乃是朱玫,然后是鄭昌圖,李不過是一個替死地傀儡。但是鄭昌圖已經跟朱玟逃出了長安,朱玫更是手握重兵,朝廷想要追捕他們,顯然是不太可能。這個,只有繼續等待鷹揚軍的努力了。
下一個議題,是如何恢復關中地生產。崔等人已經制定了一份詳細的提案,通過崔胤提交給劉鼎和朝廷。對于這一點,朝廷并沒有任何異議,于是迅速獲得通過,隨后以朝廷地名義頒布執行。
其實關中地區最缺的還是人口。由于長期的戰亂,關中人煙樊稠的現象,已經消失了十年的時間了。
現在從潼關到長安,基本上看不到耕作的農民,甚至連活人都看不到幾個。大量的肥沃土地丟荒,大量的水利設施荒廢,大量的道路需要修葺,大量的荒地需要開墾。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尤其是大量的勞動力。
缺少人口的關鍵,顯然是沒有足夠的安全感。自從黃巢攻入長安以后,關中就成了唐僧肉,誰都想來搶一份。一會兒你從東來,一會兒你從西往,你像的梳過來,我再像梳子般的梳過去,你來我往,就是螞蟻都被梳理出來弄死了,何況是活人。玄宗天寶元年,京兆府有六百八十萬人口,現在,恐怕不到兩萬吧?
為了營造安全感,鷹揚軍一方面加緊修筑長安、新豐、渭南、華陰、華州城等主要的城鎮,作為防御敵人攻擊的堅固據點,一方面對鷹揚軍的部署進行了調整,擴大保護的空間,增加安全區域。根據葛從周的提議,在長安和潼關之間,建立絕對安全區。
由于熟練的使用了水泥和滑輪組,各個城鎮的城墻加固工作,顯然要比預料中的快很多。此外,水泥的應用,也大大加快了各種防御設施的建設。同時,水泥的應用,使得修建水泥設施的難度,大大的降低,各種橋梁的建造,也比以前快得多了。由于水泥混凝土非常堅固,用它建造出來的防御設施、水利設施、道路橋梁等,突厥騎兵想要破壞,顯然沒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蕭被任命為京兆府尹,裴澈被任命為華州刺史,按照劉鼎的要求,對自己的轄區,進行了全面的整頓和清理,展開全面的重建工作。他們兩個都是有污點的人,現在獲得了重生,自然不敢怠慢。他們深知,劉鼎的確是給了他們機會,要是他們沒有抓住,就只能怨自己了。
同時,鷹揚軍也布了公告,勸告躲藏起來的老百姓返回家鄉。根據情報顯示,在關中南部的秦嶺地區,還是有不少的老百姓躲藏的,只要關中的治安穩定,他們是肯定會回來的。此外,有些從坊節度使轄區南下的難民,也成了京兆府和華州的主要勞動力。
為了擴大安全生產區域,鷹揚軍擴展了關中的防御范圍。龐師古帶領直蕩軍進駐咸陽,逼近武功方向,防止鳳翔軍進入長安附近。霍存帶領監門軍,進駐同州的朝邑地區,監視黃河對岸的突厥人。朝邑是面對突厥人的主要城鎮,突厥人每次渡過黃河,都要占領朝邑。
鄧天王、孟絕海都只有一腔的武勇,霍存卻是有勇有謀,劉鼎認為,將霍存和監門軍放在朝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突厥人隨意渡河。只要朝邑控制在鷹揚軍的手中,突厥人就不敢肆意胡來。在霍存的帶領下,監門軍夜以繼日的修筑朝邑的防御工事,儲備糧食,準備和突厥人展開長期的戰爭。
同時,張家兄弟帶領旅賁軍南下,進駐藍田一帶,威逼金州和商州。李茂貞帶領神策軍逃出了長安以后,在寒冷天氣下逃入金州,人員損失超過三分之二。李茂貞最后成功的逃回了金州,奪取了金商都防指揮使的位置,隨即受到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的打壓,兩人關系緊張,一觸即。
至于其他一系列的人事調整,也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在潼關到洛陽的道路上,鷹揚軍后勤部門的板車、拖車、騾車、牛車,連綿不斷,將大量的糧食和物資送入關中。由于修建了水泥硬底路,使得這條道路的運輸能力,比以前至少提升了五十倍。
得知突厥人突然從驪山撤退,長安周邊的勢力,都一時間茫然,不知道生了什么事,只能靜觀其變。黨項人和回鶻人都暗中狐,不知道突厥人在搞什么鬼。本來他們是指望突厥人大鬧關中的,等待雙方兩敗俱傷,又或是同歸于盡的時候,悄然南下分一杯羹。
只可惜,突厥人居然不聲不響的走了,讓黨項人和回鶻人的計劃,陡然落空。黨項人和回鶻人都是暗自納悶,猜測突厥人到底為什么撤退。難道是又吃了鷹揚軍的虧?如果真的是那樣,那就太可惜了。這說明,鷹揚軍的確是不能輕易挑戰的,沒有足夠的利益,自己犯不著為朱玟出頭。
于是,黨項人和回鶻人,都駐扎在州、寧州,按兵不動,坐待局勢的變化。他們吃朱玟的,住朱玟的,用朱玟的,任憑朱玟無論怎么勸說,都勸告朱玟不要輕舉妄動,要看清楚形勢。朱玟到最后終于醒悟過來了,原來自己請了兩個白眼狼前來助陣,白吃白喝還要玩女人,心里那個郁悶,真是別提了,甚至萌生了向劉鼎自的念頭。
在表面的平靜之下,鷹揚軍又通過一切可能的辦法,搜集和購買戰馬。關中長期激戰,散落的馬匹還是有一些的,經過不懈的努力,鷹揚軍的戰馬數量,又增加了不少。此外,和游牧民族某些部落的聯系,也取得了進展,某些見錢眼開的部落,暗中同意,只要條件允許,他們可以暗中為鷹揚軍提供部分戰馬。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在對鷹揚軍全軍的新年祝福上,劉鼎自信的說道。
【召喚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