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冰山上的來客(5)-《漢鼎》
第(3/3)頁
令狐翼也認真的說道:“他們沒有放棄希望,我們怎么能夠放棄希望?”
劉鼎沉聲說道:“有西域漢人的支持,我們收復安西四鎮,應該會容易很多。”
拓跋刀鋒笑道:“這是顯然的。”
劉鼎點點頭,隨即沉吟不語。
其實,安西四鎮,由安西四鎮延伸開來的整個西域,對大唐帝國來說,實在是一言難盡,真可謂是酸甜苦辣,百感交集。
天朝的統治都很清楚,想要收復西域,絕對不是一句豪言壯語就可以解決的。鷹揚軍高層也知道,想要收復安西四鎮,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的難度,可能比打敗宣武軍,打敗李克用,甚至是打敗契丹人都要艱難。
安西四鎮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連通著唐和波斯兩大帝國。無論是絲綢之路的北線、南線、中線,都必須經過西域。沒有西域的存在,就無法溝通遙遠的波斯,兩國的商品就不能順利的流通。當時的兩國,都還沒有認識到海上貿易的重要性,對海上貿易并不積極,主要的貿易來往,還是依靠傳統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對于大唐來說,還是強盛繁華的象征,影響著周邊各族對大唐帝國的信心。絲綢之路暢通無阻,說明天朝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萬萬不可招惹。一旦絲綢之路被切斷,則說明帝國的力量,已經開始衰弱了,大家再也不用看天朝的臉色行事了。這對帝國的威信,是嚴重的打擊,可能會出現多米諾骨牌似的的連鎖反應。
事實上,吐蕃切斷了絲綢之路以后,大唐的經濟,就出現了嚴重的后果。由于商業貿易的減少,朝廷的稅收嚴重不足,迫使朝廷不得不將收稅的重點,集中到鹽、鐵、茶、酒等民眾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上面,使得民眾的生活成本不斷提高,尤其是鹽稅的大幅增加,導致私鹽販子泛濫,最終加速了唐王朝的滅亡。
此外,由于西域的陷落,也導致周邊各族,對天朝再也不用恐懼,可以肆意的胡作非為。安史之亂之后,吐蕃連續三次攻入長安,就是這種威信喪失的直接后果。隨后,又有更多的游牧民族,加入到打獵里面來,對天朝再也不屑一顧。因此,鷹揚軍必須拿下西域,必須拿下西域作為新帝國的威信所在,作為宣揚國力和武力的舞臺。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