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老虎醒了(1)-《漢鼎》
第(1/3)頁
***本章節來源 請到*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安定下來以后,李怡禾就上來報告:“大人,滄州送來的戰報,驍騎營已經上船。(->{]”
劉鼎點頭說道:“嗯,我知道了。”
這次楊鷺颯帶著驍騎營,前往海國,是根據渤海國王子大瑋的要求做出的。大瑋終于還是下定了決心,采取非常的手段改變海國的現狀。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先要做的,當然是積蓄自己的力量。然而,海國本國的軍隊,已經被契丹人打怕,他只有向鷹揚軍求救了。
事實上,在驍騎營到達之前,鷹揚軍海軍陸戰隊,已經在渤海的成功的登陸,幫助大瑋穩定現在的戰線。由于朱溫已經到達了營州,逐漸拉開了契丹人內訌的序幕,相信契丹人對渤海國的進攻,很快就要陷入低潮。在楊鷺颯帶領驍騎營到達渤海國以后,大瑋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計劃了。
蜀中的戰事依然在持續。王建和陳敬暄的戰斗,已經進行了兩年,斷斷續續,藕斷絲連。蜀中盆地的確富裕,擁有的人口也很多,陳敬暄依靠大量的資產,不斷的征集兵員,仿佛有無窮無盡的資源。王建沒有這個先天條件,只能依靠在戰斗中的繳獲,還有抓到的俘虜,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戰斗進行得非常艱苦。
鷹揚軍的孟絕部,正在興元府集結,準備向劍州劍閣進軍。他們是從四月底就開始出的,結果走了很久,一直都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一路上,除了打仗之外,最最主要的問題,乃是由于道路曲折難行們在背負著后勤給養的狀態下,每天只能前進兩三里。
俗話說,蜀道之難,難于上天,絕不是夸張。這里的道路,要么是在大山中環繞,要么就是爬上爬下,直線距離只有兩三里,走起來卻需要大半天。大部分的道路年久失修,難以通行。道路的旁邊,要么是彎曲的石頭穹頂,隨時都會坍塌下來,將人活埋,要么就是看不到底的懸崖下去連尸體都找不到。
進入夏季以,暴雨頻繁,山洪屢屢爆山路沖垮。孟絕海等人,在前進的同時,還要努力的修路搭橋,實在是非常辛苦。從后方輸送來的物資這樣的山路更是難以通行。在這樣的道路,只有用馬匹或騾子進行運輸,然而,馬匹是基本不可能的,鷹揚軍騎兵還沒有足夠的戰馬呢,不可能用來運輸。
而騾子都被派遣到了其他的戰方向。孟絕海他們只能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后勤問題,前進速度當然快不了。
而且這些山野民間。有多地地方勢力們基本上和鷹揚軍都不太友好。比如說。那些根本不知道屬于什么民族地山民時不時地鉆出來。對鷹揚軍放冷箭。等到鷹揚軍追上去地時候。他們已經消失不見了。這些冷箭多半淬毒。被射中基本無法施救。在種種原因地共同作用下。鷹揚軍想要通過這里。很不容易。
同樣。從山南東道過來地鷹揚軍忠字營趙佑石部。同樣地辛苦。他們地主要行進路線。是巴州巴中。目地是直取劍南道東川節度使。結果。他們從金州出。同樣走了很久。都還沒有到達目地地。反而自身地損傷已經超過了數百人。連趙佑石自己。也已經病倒了。
在這樣地山嶺中間。戰倒不是最重要地。最重要地乃是行軍。陳敬暄在蜀中盤踞了這么久。還是做了不少地功夫地。他將周圍地道路。只要是能夠破壞地。都全部破壞了。基本上是等于切斷了所有入川地道路。有些連接兩座大山之間地鐵索橋。一旦被毀壞。想要重新架設。就非常困難了。
“蜀中地戰事急不來。”
這是鷹揚軍高層形成地共識。
鷹揚軍總部傳令給孟絕海和趙佑石。讓他們自己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急躁。以免受到更大地損失。至于南下巴州地趙佑石部。則在到達巴州以后。就地休整。不再向東川節度使進軍了。這條道路完全無法走通。強行命令他們從這里進軍。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大地損失。
同樣令鷹揚軍覺得寸步難行的,還有南方的楊行密部。楊行密在占領了容管經略使和桂管經略使轄區后,就緊鑼密鼓的安排對南詔的計劃,調兵遣將,囤積物資,營造聲勢等。但是,他很快現,想要進入南詔,最大的問題,依然是道路。
一直以來,進入南詔的主要途徑,都是西川。例如當初諸葛亮七擒孟獲,還有后來高崇文南下,基本都是從川中起攻擊,南詔對中原動進攻,也基本上是從川中起的。在南詔國的東面,是很少生戰斗的,因為這里根本沒有什么通行的道路。
從貴州、桂州等地進入南詔,不是不可以,只是實在是太困難了。要么鷹揚軍自己重新開辟道路,要么是踩著獵人打獵踏出來的羊腸小道前進。事實上,從桂州、貴州到南詔中間,有很多地方,根本沒有漢人居住,純粹是人跡罕至的偏僻山區,站在茫茫的大山中間,就連分辨方向都有困難,更別說前進了。
因此,想要進攻南詔,就必須修路。說到修路,難度就大了。在這樣的山嶺間修建一
詔國的道路,只怕到楊行密老死的時候,還沒有|鼎其實也很清楚,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要在西南修建道路,談何容易?
思索再三,楊行密最終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從安南方向向南詔起攻擊。他仔細的衡量過,從安南起攻擊,可以大大減少鷹揚軍的后勤壓力,因為后勤物資都可以通過海路運輸到安南的港口,甚至是兵員也可以通過海路直接運到安南的港口登陸。
鷹揚軍在安南集結,沿著西道江即紅河逆流而上,就可以進入南詔國了。這里的道路雖然說不上很好,但是起碼有路用在山間的羊腸小道繞來繞去。同時,由于后勤補給線可以通過海路進行,鷹揚軍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南詔國展開反復的爭奪。哪怕是遭受暫時的失利,也可以卷土重來。
劉鼎和鷹揚軍高層研究過后,都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劉鼎,更是熟悉那里的情況。隨即,鷹揚軍總部布命令,楊行密部調駐安南機逆流而上。同時命令鷹揚軍海軍,盡量組織力量,配合楊行密的軍事行動。
楊行密從安南起進攻,必須得到川中的南下配合,南北夾擊,才能盡快的拿下南詔國。于是事情似乎又繞到了原來的起點,就是如何盡快的拿下蜀中。想要盡快的拿下蜀中,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陳敬暄不戰而降。為此揚軍已經派出使,和陳敬暄初步接觸,讓他明智的選擇出路。
但是陳敬暄一都沒有回應。
在鷹揚軍的刀尖還沒有到脖子上之前,陳敬暄顯然還存在幻想。
此外不相鷹揚軍會放過他,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黃巢起義的時候,田令孜才是真正的朝廷第一人,就是他一一搗鬼,才會導致今天的局面。陳敬暄是田令孜的侄子,怎么可能相信劉鼎會放過他呢?
數天后等人正在研究蜀中局勢,令狐翼前來報告:“大人義軍的石大人到了。”
劉鼎問道:“是石潛聚么?”
令狐翼回答:“正是。”
艾飛雨說道:“大人,飛雨先談談?”
劉鼎道:“好。”
在河西走廊的歸義軍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謀士,一個叫做石潛聚個叫做石荀極,都是原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的娘家親戚。其中石潛聚是石英璐的叔叔,石荀極是石英璐的伯伯,他們兩個都是看著石英璐長大的,同時也是他倆努力將石英璐扶持起來的。如果說著兩人胳膊往外拐的話,只怕任何人都不會相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