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老虎醒了(2)-《漢鼎》
第(3/3)頁
然而,想要擋鷹揚軍的兇猛進攻,談何容易啊?
嗣源曾經寫信給李克用,希望能夠得到增援,但是遲遲沒有回音。
其,李嗣源自己也很清楚,只怕現在的李克用,也是舉棋不定,不知道鷹揚軍的主攻方向,到底是在哪里。東面的鷹揚軍大兵團就不用說了,那絕對是致命的威脅。
就是在河東道的西面,還有鷹揚軍的騎兵在牽制,同時,馬殷、馬寶兄弟的神策軍,還有鄧天王、薛枚等人帶領的熊渠軍,同樣有可能渡河西進。
東西兩側的揚軍,如果一起向太原府動進攻的話,腹背受敵的太原府,承受的壓力還是很大的,甚至有可能被擊破。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克用當然不可能將太多的兵力,調離太原府。他甚至從云州、代州調回了部分的突厥騎兵,準備包圍太原府。
既然無法從太原府得到幫助,李嗣源只能勉勵自己,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他一方面挖掘更多的突厥人加強到軍隊里面,同時又采取殘酷的手段,迫使當地的漢人為他們修建防御措施,甚至是直接編入軍隊,讓他們作為炮灰上去送死。
當夏魯奇送信給李嗣源,請求援兵幫助的時候,李嗣源情不自禁的苦笑了。到了這個時候,李嗣源和周德威,這時候哪里還有多余的兵力?就算有,他們也不敢派遣到蒲州、絳州去啊天知道,劉鼎的出現,會不會只是為了吸引突厥人的注意力?目的卻是為了讓東面的鷹揚軍一擊必殺,迅速占領潞州?
上次李存孝和李嗣源南下關中的時候,劉鼎就是故意出現在驪山,吸引了李存孝的注意力。結果,本來突厥騎兵是可以重創鷹揚軍的,結果由于劉鼎的出現,被仇恨蒙蔽了眼睛的李存孝,不顧一切的沖著劉鼎去了,結果白白的~山損失了數千人,然后又不得不灰溜溜的撤走。
別的節度使,通常都是用別人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然后自己率軍進攻,但是劉鼎卻是例外。他很喜歡將自己擺到最前線,吸引敵人的眼光,然后讓部下從別的方向起攻擊。這是典型的聲東擊西的戰略。李嗣源已經吃過一次虧,這次是說什么也不會繼續上當受騙了。
“你自己看著辦吧”
無奈之下,李嗣源只好這樣回復夏魯奇。
“我自己看著辦?”
夏魯奇接到李嗣源的回信,臉上越的苦瓜色。
這個看著辦,大概就是主動撤退的意思了。
劉鼎親自上陣,鷹揚軍的士氣肯定高漲到了極點面阻擋鷹揚軍,絕對是死路一條。他能做的,最多只是騷擾對方,遲緩對方的攻擊而已。就算是這個目的怕實現起來,也有很大的難度。鷹揚軍大部隊雖然是步兵,可是每支部隊都配屬有一個騎兵團上劉鼎身邊的鬼雨都,鷹揚軍的騎兵數量,其實也是不少的。突厥騎兵在想辦法襲擊鷹揚軍的時候,還得防止自己被鷹揚軍騎兵反襲擊,甚至是反包圍。
李嗣源在要求夏魯奇看著辦的同時,也隱諱的表示,要他珍惜手中的兵力,不要隨意的浪費。現在突厥人的騎兵是損失一個少一個失了就很難彌補回來。突厥人的人口不過五六十萬,和漢人的人口相比,實在是太少了。漢人完全可以和突厥人拼消耗,直到突厥人完全耗光為止,哪怕是用十個漢人來換一個突厥人,最后的勝利依然是屬于漢人的。
這一手非常殘酷,非常血腥,卻也非常有效。當初白起坑殺萬的趙軍國從此積弱不起,就是這個原因。盛唐時期該死的王忠嗣,也是這樣對付突厥人的,他作戰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降低突厥人的人口。王忠嗣有殺人魔王的稱號只要抓到突厥人,就毫不猶豫的殺掉續數年下來,突厥人口大量減少終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滅亡。
更可惡
劉守光那小子聽說劉鼎要帶領鷹揚軍親自進攻蒲州、脆一口氣就退到了晉州,顯然是對防守蒲州、絳州沒有絲毫的信心。讓夏魯奇恨得牙癢癢的,真想將他抓起來一刀殺掉。但是劉守光跑得很快,夏魯奇根本抓不到他。
龍紀三年六月底,劉鼎帶領鷹揚軍,渡過黃河,直接殺入河東道,兵鋒直指安邑、解縣兩個縣城。
安邑、解縣,都是重要的鹽池產區,年產食鹽數萬斛,當初帝國大部分的食鹽供應,都是來自這里周圍的鹽池。由于食鹽產量大,所以利潤極高。當初田令孜和王重榮之間,就因為食鹽的利潤問題,還爆了大規模的沖突,最終導致李克用帶兵殺入長安,皇帝再次倉皇出逃。
但是,鷹揚軍現在的食鹽供應充足,對這兩個鹽池反而不怎么關注了,他們關注的,只是突厥人的有生力量。鷹揚軍殺入河東道以后,目的就是為了殲滅突厥人的有生力量。劉鼎和艾飛雨都很歹毒,他們深知突厥人的人口不多,只需要不斷的將突厥人殺掉,他們最終會徹底的消失。相對這一點而言,攻城掠地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你們的目標,是殲滅任何看得見的突厥人。”
“可以公開張貼示,每個突厥人頭,價值一兩白銀。”
“殺死兩個突厥人以上的民,可以獲得嘉獎。”
“殺死三個突人以上的平民,可以獲得重金嘉獎。”
……
入河東道以后,鷹揚軍就將大量的標語,貼遍了所經過的地方,讓當地的漢人都知道,鷹揚軍是來消滅突厥人的,在鷹揚軍的支持下,他們同樣有能力消滅突厥人,并且可以根據消滅的突厥人數量,獲得不同程度的嘉獎。甚至,表現出色的,還可以在鷹揚軍里面獲得官職和爵位,光宗耀祖。
當關的標語傳達到中條山等地的時候,隱藏在山間的各種漢人武裝,紛紛出動,想盡一切的辦法,打擊身邊的突厥人,然后割下他們的人頭,前來向鷹揚軍領賞。鷹揚軍果然爽快,當場兌現承諾,劉鼎還接見了幾個表現出色的漢人武裝領。
安邑周圍的突厥人并不多,主力在和揚軍的戰斗中,很快被消滅。至于零星的突厥騎兵,都被鷹揚軍的騎兵團干掉了,偶爾有悍不畏死的突厥騎兵出現在劉鼎的周圍,鬼雨都也完全可以應對。事實上,更多的突厥人,卻是死的冤枉,他們往往無聲無息的消失,就連夏魯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人是不見了,好像是人間蒸了。
夏魯奇手下,只有五千殘破的突厥騎兵,只能通過襲擊來減緩鷹揚軍進攻的速度,他的確尋找了好幾個襲擊的機會。然而,鷹揚軍步兵,大部分裝備了三眼銃,如果遭受突厥騎兵的襲擊,立刻列隊,然后齊射,將突厥騎兵掃下馬來。
盡管突厥騎兵也能夠殺傷部分的鷹揚軍,可是想要改變戰局,卻是不可能。反而是在不斷的襲擊和反襲擊當中,突厥騎兵被大量的消耗掉。鷹揚軍的戰略非常正確,突厥人的人口不多,死一個就是少一個,死掉五千即使少掉五千,在數年的時間內,是絕對無法彌補的。
夏魯奇很快意識到了鷹揚軍的目的,因此更加愛惜自己的兵力,只是不斷的避讓鷹揚軍的進攻,輕易不敢出擊。結果,戰場上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鷹揚軍的步兵,大搖大擺的行軍,一點都不擔心突厥騎兵的襲擊,反而是來去如風的突厥騎兵,不斷的退讓,不敢和鷹揚軍接觸。
更要命的是,他手下的一萬漢族聯防軍,在和鷹揚軍接觸以后,不假思索的就投降了,然后反戈一擊,帶著鷹揚軍繼續向突厥人起進攻。這些聯防軍,對突厥人的痛恨,好像還在鷹揚軍之上,他們對當地的地形又熟悉,有他們的帶領,鷹揚軍的進軍,可謂是順風順水,很快就打到了絳州。
最終,夏魯奇不得下令突厥人全部撤出蒲州。
當他撤出蒲州的時候,整個蒲州,剩下的突厥人,已經不到一千人了。
七月初,鬼臉都輕輕松松的收復解縣、安邑、虞鄉等城鎮,不費吹灰之力。
隨后到達的直蕩軍,繼續對突厥人起進攻。
直蕩軍自從成立以后,還沒有參加過大型的戰事呢,從上到下都憋著一股求戰的**。不要說直蕩軍的指揮使龐師古立功心切,就是副指揮使沈夢,還有團尉唐凱,那也是巴不得馬上將太原府攻下來。龐師古將直蕩軍分成三路,他、沈夢、唐凱各帶一路,風馳電掣的撲向絳州,矛頭直指晉州。
本來距離絳州最近,可是到來卻是最晚的~潭都,同樣不甘示弱,他們走的乃是最直接的路線,沿著汾水直接上溯就是了。為了追擊突厥人,蕭迪親自帶著騎兵團,跟在突厥人的屁股后面,窮追猛打,很快就沖過了絳州。
夏魯奇感覺不妙,只好繼續撤退。
鷹揚軍一直在后面追,三個騎兵團輪流追趕,互不相讓,讓突厥人苦不堪言,有生力量不斷的被消耗。以前那些逆來順受的漢人,這時候全部都變了,變得好像野獸一樣的兇猛,不要說落單的突厥人,就是三三兩兩的突厥人,也往往突然消失,到處都找不到尸,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經過半個月的追逐戰,突厥人再次主動撤退,退守晉州臨汾。
這時候,從太原府率軍南下的李存進、元行欽、高思繼等人,帶領兩萬突厥騎兵到達了臨汾。李克用意識到劉鼎來勢洶洶,不得不抽調兩萬騎兵南下阻擋。他明確指示,一定要將鷹揚軍遏制在臨汾以南,甚至是將他們全部反擊出河東道。至于臨汾的戰事,則交給高思繼負責。
七月中旬,鷹揚軍主力到達臨汾,激烈大戰隨即展開。
【召喚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第(3/3)頁